近日,桃源縣騰瓊茶業公司投資500萬元新建的納米茶粉廠即將正式投產,屆時將能解決廣大茶農鮮葉銷售的后顧之憂。這一喜訊,著實讓茶農們興奮不已。“以前茶葉加工后一斤最多只能賣到160元,如今交給專業合作社可以賣到380—580元。鎮上辦了茶粉加工廠,以后茶農的收益會越來越好!”茶農陳則忠開心地告訴記者。近年來,桃源縣委縣政府把茶葉作為優化農業結構的主導產業,目前全縣茶葉面積達到6萬多畝,茶農栽種茶葉純收入達到3000元/畝,僅去年就實現利稅500萬元。
為確保全省推廣桃源大葉茶有足夠的種苗保障,縣供銷社參股組建金禾農資公司,采取“公司+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依托騰瓊茶業和古洞春茶業兩大龍頭企業,在茶庵鋪鎮和太平鋪鄉租賃農民土地,分批新建桃源大葉茶種苗繁育基地1500畝。該項目實施到位后,可出圃大葉茶苗18000萬株,新發展桃源大葉茶6萬畝,使全縣大葉茶面積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到7.55萬畝,每年可為農民增加經濟收入1.8億元,實現利稅2280萬元。同時,縣供銷社配合縣茶葉產業協會,推廣“企業+茶葉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茶葉合作社與企業訂立購銷合同,構成利益共同體,在茶葉合作社、茶農履行控殘承諾,茶葉農殘不超標的前提下,企業以高于市場20%的價格收購鮮茶。茶農在茶葉合作社和企業的指導和培訓下,統一管理,統一施肥,統一噴藥,統一采摘,統一收購,統一加工。從而實現茶企業通過降殘受益于市場,讓利于茶農。
借助縣農產品流通協會和茶葉產業協會平臺,該縣組織古洞春、騰瓊茶業公司等2家茶葉企業參加2007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食品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為我縣茶業企業與消費者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構建起一座溝通、連接的橋梁,為我縣著力打造、推介大葉茶產品和品牌茶奠定了基礎。縣供銷社還利用全國供銷總社新合作商貿連鎖公司遍布全國各地的營銷網絡,將桃源縣野茶王茶葉貼牌后投入到各大超市和賣場,得到茶葉企業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