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認為湯足以掌握茶的優劣,故藉陸羽的茶經中對茶的煮法一章加以分析衍釋成十六種,將口沸程度分成三種,注法緩急則分三種,茶器種類不同分為五種,依薪炭燃料亦可分為五種,共計十六湯品。
《十六湯品》一書,系唐代蘇廙所撰,僅一卷。
蘇廙的事略不可考。書中的內容,是將陸羽《茶經》中五之煮,分: 第一沸(魚目) 第二沸(涌泉連珠) 第二沸(騰波鼓浪) 第三項征狀分析,再衍繹成為十六項──謂之十六湯品。他說:水沸時,可分三品;湯器種類不同,可分五品;燃料不同,亦可分五品。一共十六品。并分別美其名為: 第一品得一湯 第二品嬰湯 第三品百壽湯 第四品中湯 第五品腸脈湯 第六品大壯湯 第七品富湯 第八品秀碧湯 第九品壓一湯 第十品纏口湯 第十一品減價湯 第十二品法律湯 第十三品一面湯 第十四品宵人湯 第十五品賊湯 第十六品大魔湯
這本十六湯品,和煎茶水記,同樣可以算是茶書中的冷門書。但在唐宋之時,卻頗風行;及元明時,由于淘汱固型茶,水與湯的神秘性既破除,所以便被一并束諸高閣。如果以現代人看來,當然更無價值,鉆的完全是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