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地開墾根據平地茶園和山地茶園的不同特點,要求有所不同。
平地是指坡度在50以內、地勢較平坦,或向一方輕微傾斜,或高度差不大的波狀起伏地。平地茶園的開墾工作主要包括場地清理和開墾。場地清理的主要工作是清除雜草、刺叢、雜樹、樹樁、樹蔸、樹根、草根和亂石等,注意要保護成片的林地。消除地下害蟲,發現群居而又可能對茶樹造成危害的害蟲要及時加以消滅。注意事項:對于原有溝渠、道路,只要對整體規劃沒有大的影響,應予以保留。所有清除物都要運出茶園以外進行處理,不能就地燒毀,更不可放火燒坡。開墾時,生荒坡地分初墾和復墾兩次進行,初墾在夏季進行,深度50厘米,全面深翻,深耕后不要馬上碎土,以利于蓄水和風化。復墾在冬季進行,復墾深度30厘米左右,需打碎土塊,揀凈草根、平整地面,為播種栽苗作準備。可采用割草埋青、種植綠肥和深施堆肥、廄肥、土雜肥等方式增加茶園土壤肥力。
山地茶園包括緩坡地茶園和陡坡地茶園。緩坡地是指坡度在50~150的丘陵地或山腳地。緩坡地茶園的開墾可按照平地茶園初次開墾和再次開墾的規格要求進行,但是由于地形比平地復雜,在設置路網與排蓄水溝時要注意水土保持。地形不規則的坡地轉彎的地方要按照“大彎隨勢、小彎取直”的原則進行開墾。在設計茶行時,先測出水平線,沿線開挖種植溝。陡坡地是指坡度為150~250的山坡,開墾時應建成水平梯級茶園。開墾水平梯級茶園,首先要設置路網和排蓄水溝,采用“之”字形道路,路寬1.5~2.0米,路邊各設水溝1條,水溝通向水平梯田內側的竹節溝。兩條“之”字形道路間隔距離50~80米為宜,過長不便操作。路網確定后,逐塊測出不同地段的坡度,在坡面上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地段定基線。如山坡面均勻一致,基線可放在坡面中部;如果山坡面變化較多,基線放在山坡面較陡的地方。然后根據坡度大小,確定所需開墾的梯級寬度及相應的梯級高度,以適宜的原坡面長度作為梯級距離,逐點用木樁標記,連接各點即成基線。在此基礎上,可用直角三角尺水平器測量相應的等高線。同一個梯級由于坡度不同,開墾后所筑梯級寬狹不一,隨坡度增加,水平梯級變狹。水平梯級茶園筑梯坎時,可用石塊、泥磚做梯壁。如用泥磚作梯坎時,應沿等高線清出3喱米左右的坎基線,踩實夯緊,自上而下分別切取草皮磚(長、寬、厚約為4厘米、20厘米、15厘米),倒置在坎基上,成“品”字形擺放,依次逐層疊成,至上層水平線,挖松底土層,填平,做成外高內低的梯級面。梯級面內側開挖一條寬30厘米、深20厘米的竹節溝,溝內間隔8~10米筑一攔水壩,略低于溝深,以利于蓄水保土。“之”字形道路兩邊的排水溝,在適當位置連通梯級蓄排水溝。最后在梯級面靠內側2/5處開種植溝,梯級面超過2米的可種植雙行茶,否則種植單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