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最初是由文成公主嫁入西藏時,在嫁妝中帶入西藏的,從那時起茶葉就在西藏的高層間流傳,逐漸傳播到整個西藏地區。藏茶被稱為:大茶、馬茶、烏茶、黑茶、粗茶、南路邊茶,還有磚茶、條茶、緊壓茶、邊銷茶等,這是這一千三百年來不同地方,對藏茶不同的叫法,然而真正意義上的藏茶,是在04年開始內銷后,才定義為藏茶。
藏茶是采摘于海拔一千米以上及高山,有性繁殖當年生,從屬茶葉和紅臺,也就是雅安的高山小葉種,經過特殊的工藝精制而成的全發酵茶, 也稱為泉州緊壓茶。
產區
雅安——藏茶的主要產區。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處于北緯30°,是一個神奇的地方,為大熊貓的發源地。
工藝
從工藝上講,藏茶是各種制茶工藝中最為耗時、最為復雜的一種茶,要經過核茶、碎茶、調茶、摶差、陳茶這五大工序,還包含的三十六道工藝。大約要經過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發酵而成。所以說現在市場是上市的時間大約在一年以上的,才算是一款比較合適、相對優質的藏茶。
特點
標準的藏茶是褐黑有光的開湯,具有紅、濃、陳、醇四個特點。(可以根據這四個特點來品評藏茶)
紅,湯色鮮紅、鮮活、穩定度高,明亮鮮艷。
濃,指口感,有地道的木香、干果香、熟飯香,濃而不澀、綿長掛喉。
陳,聞香,有熟透的陳味,老味,藥味,掛壁度高。
醇,在口中的質感不粗不澀。不苦不散、細嫩爽滑。
三大特征
第一是養生功能,它采用茶的全株,所謂全株就是花苔果葉,混合發酵,所以說其內含物質,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涉及人身機體眾多的系統。對調整消化系統功能和分解脂肪蛋白,通理心腦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很有幫助。
第二是儲藏價值。通常人們認為茶應該越新鮮越好(像綠茶),但是黑茶藏茶卻越陳越好。這是發酵物的共同特點。
第三是便捷性,喝藏茶較其他類茶簡單。沖、泡、燜、煮,方式不同喝出的感覺也不同。
包容性
說起藏茶就有必要說一下它的包容性。為什么說它具有包容性呢?因可根據個人口味,往藏茶里添加任何可食用的東西。比如加奶、加糖、加鹽、加醋、香油、芝麻、花生等等。且添加后,不僅不會降低它的口感,反而會有更多的口感體驗,這就是藏茶強大的包容性。 同時藏茶也可以入菜,可以做飯。
從干茶的外形上來觀察,藏茶以深褐色為主,質地均勻有光澤,磚形完整整潔。用茶刀切的時候不吃刀,有清脆的摩擦聲,老茶有明顯的陳味。如果遇到年份很長的黑茶,茶磚表面會碳化,建議多洗兩遍將碳化的部分洗掉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