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下午茶的由來:
相傳第一位開始喝下午茶的人應該是19世紀初期,維多利亞時代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英國公爵夫人安娜貝德芙七世。
貝德芙夫人常在下午4時感到意興闌珊、百無聊賴,心想此時距離穿著正式、禮節繁復的晚餐還有段時間,又感覺肚子有點餓了,就請女仆準備幾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作為果腹之用。貝德芙夫人很享受用茶點的過程,經常邀請親友共飲下午茶,同時也可以閑話家常,同享輕松愜意的午后時光,沒想到一時之間,在當時貴族社交圈內蔚為風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一直到今天,已儼然形成一種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成為正統的英國紅茶文化,這也是所謂的“維多利亞下午茶”的由來。
下午茶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級、優雅的茶具來享用茶,后來漸漸的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進而衍生出各種禮節,但現在形式已簡化不少。雖然下午茶現在已經簡單化,但是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喝茶的擺設要優雅、豐盛的茶點,這3點則被視為吃茶的傳統而繼續流傳下來。
英式下午茶的禮儀:
標準的時間:
英式下午茶最正統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左右,太早會讓人以為你午餐沒吃飽,太晚又被人們認為你是餓壞了。
講究的穿著:
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會時,男士需要穿燕尾服,女士則身著長袍。現在英國的正式下午茶仍要求男性穿燕尾服、帶高帽、手持雨傘;女性著日間禮服戴頭飾或帽子。
女主人一二:
在英式下午茶社交中,女主人扮演者重要角色。一般來說,一場下午茶可以有仆人協助,但一定要由女主人親自主持并為客人服務,以示對客人的尊重。這也是展示一家女主人風范和品位的最佳時機。
嚴肅的邀請:
一場正式的下午茶需要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邀請函需要提前寫好并加蓋家族徽章后寄出,客人需要在收到邀請函40小時內予以答復。
關于分量:
英式下午茶的餐點和茶水的分量都要準備比參加人數多一份的量,比如兩個人的下午茶就準備三個人的量,四個人的下午茶就準備五個人的量。
茶具的配置:
下午茶所需的茶杯、糖罐和奶缸都要在客人到來前全部準備就緒,而茶壺則要客人就坐之后才能拿上桌。正統的英國茶杯為上寬下窄型,擺放時將杯耳朝右,并附上茶匙。茶匙必須放在杯耳下方成45度角的位置,茶匙把手朝向身體。當然,茶葉過濾器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使用過濾器也成為了最能體現英式下午茶優雅姿態的動作。至于用來放置茶具而鋪著蕾絲茶巾的木盤,則是女主人為下午茶注入華麗氣氛的小心思。
奶和茶的順序:
英式下午茶到底應該先加奶還是先加茶?在現代已經沒有特定的要求,但回溯到古代就各有其說了。有的堅持認為應該先加奶后加茶,而另有人認為應該先品味茶香后再根據個人口感添加奶和糖。但是在法國早期飲茶時,人們會先加入牛奶以保護優質瓷器因茶熱而破裂。
手指的姿態:
品嘗正統英式下午茶可以優雅,但千萬不要賣弄風情,比如不要在舉杯時翹起小拇指。
餐巾事宜:
餐巾必須在自己的大腿上折成相對的三角形,并只能用小三角的位置擦拭嘴角。
英式紅茶黃金沖泡法則:
溫壺、溫杯:在沖泡茶葉之前要先用溫熱的水將茶壺與茶杯浸泡過,以免沸水接觸到冷瓷器影像茶的口感。
必須用100攝氏度的新鮮沸水沖泡:這一點和中國茶講究85攝氏度左右熱水沖泡的規矩不同,英式紅茶需要沸水沖開,而且水一定要新鮮,一切過夜水、重開水都不適宜。
適時適量:幾乎所有的英國紅茶都經過了切割,所以各種紅茶的濃度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茶葉切割的越大、烘焙程度越淺,茶的濃度就越小;反之,茶葉切割越細,烘焙程度越深,茶的濃度就越大。所以,對英式紅茶來說,茶的濃度越小沖泡時間越長,茶的濃度越大沖泡時間越短。大吉嶺茶和祁門紅茶、正山小種等就以沖泡2分30秒為宜;錫蘭茶和阿薩姆紅茶就以沖泡2分鐘為宜。至于拼配紅茶一般的沖泡時間就取構成它幾種茶葉的沖泡時間的中間值,而風味紅茶一般情況下應沖泡3分30秒。
英式下午茶餐點:
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需用三層點心盤盛裝,最下層放三明治、手工餅干等咸味食物,中間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最上層放蛋糕及水果塔等甜點。這三層點心的食用順序是由下至。Scone的吃法是先涂果醬,再涂奶油,吃完一口涂一下。這個點心盤的內容不論如何變化,英式松餅、果醬和手工餅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小黃瓜三明治則是英式貴族的代表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