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公祠與文學泉位于湖北省天門縣西塔寺內,早年成廢圮。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北門外護城河北,新建陸公祠,與文學泉相對。祠內堂中祀陸羽座像一尊。西墻嵌“唐處士陸鴻漸小像”碑。右端為白描陰刻的陸羽品茶像。像左刻有北宋著名詩人王禹偁《題竟陵文學泉》等詩作。
文學泉,在官池之濱,與陸公祠相對,井口為成品字形排列的三個圓孔,故又稱品字泉,俗名三眼井,相傳是陸羽少年時汲水烹茗的真跡。因陸羽曾被拜為太子文學,故后人稱其為文學泉。據《天門縣志》載,此泉乃是晉代高僧支遁開鑿,距今已1600余年。后幾經湮沒,失其所在。直到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68年),因天氣干旱,在挖荷池時得一斷碑,上書“支公”、“文學”字樣,其下又發現有潺潺泉水,于是當地官員才修復井泉,其旁建亭、立碑,恢復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