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緬甸的歡樂時光是飲茶時光。一路風塵仆仆,總是硬擠出空檔,停下喝茶。從第一天開始,導游與司機先生對我們的心意了如指掌,景點可以不看,茶不可不喝。
緬甸人很喜歡喝茶,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等閑事。
有比緬甸更適合喝茶的地方嗎?緬甸人很喜歡喝茶,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廳解決,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等閑事。緬甸人精神上受印度文化影響,佛教盛行,物質上則受中國文化影響。喝茶的習慣相信是從印度或中國傳來。
曼德勒(當地華僑稱“瓦城”)的茶座十年前才開始興起,現已隨處可見。導游哈利說,以前緬甸人喜歡在類似沙拉的小店里,一邊DIY做茶葉沙拉一邊聊天,現已由茶座取代了。
有比五六十年代英屬殖民地似的氛圍情調,更適合喝茶的地方嗎?出了曼德勒郊區,兩排低矮的參天古木,牛車馬車還有擁擠不堪搭客倒懸在外的公車,頂著竹籮平衡走著的女人們,西式上衣和紗籠的男人們,還有牛啊羊啊蕩馬路,風沙滾滾,塵土飛揚,自然得偷得浮生半日閑,喝上一口茶。
高山崎路上,大黃芝麻花漫山遍野。
茶座都是小號的,包括茶幾,擺著中國式簡陋茶具。中國茶以外,當地的緬甸茶是錫蘭茶葉加煉奶,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盤盛著。緬甸茶的口味太甜了,我們點的是less than normal(不那么甜)。茶座也販賣London牌香煙、糕點、油條、雞肉沙拉等小點,若是華人經營,還有大肉包與燒賣等。
從蒲甘往茵萊湖的高山崎路上,一片大好的田野風光,大黃芝麻花漫山遍野,與蔚藍的天空配成絕佳的明信片。是收割的季節,麥地里的人群還是忙中偷閑,在高山上燃火煮茶、聊天。
50多年前,因公職被派往緬甸工作的英國人理查,形容緬甸南部地區“好像是永遠的星期六下午3時飲茶時光”。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從南往北一路喝茶一路走過的地方,感覺50年不變。
緬甸的茵萊湖景致迷人。
緬甸人不是沒有時間觀念,而是他們認為:
“苦命就是,盡管多么努力
還是不能得空站著凝視”
就好像一名緬甸老者曾問理查:“為什么總看你在看書?難道你不會感到乏味?為什么不能坐著無所事事?”
我們入鄉隨俗,在緬甸很“緬甸”,一到飲茶時光,就坐著看人(當然也被看),看著世界從眼前慢吞吞地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