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是一種可以喝的古董。湖南黑茶在2012年的中國茶市迅速崛起。某些品種10年間升值數(shù)百倍,當黑茶正在締造下個“普洱神話”時,茶企正在競相角逐“黑茶第一股”。
湖南安化黑茶在逾越云南,占全國黑茶市場份額50%后,游資頻入、無序競爭也在摧毀著湖南的“黑茶帝國”。
而2013年,大型電視劇《茶頌》播出,云南又出現(xiàn)價格回升勢頭,流通渠道的商人沖向源頭,包茶山,抬高價。而歷史上真正茶馬古道的源頭是雅安,崎嶇險惡的背茶路,是雅安人把藏茶背過二郎山到達康藏地區(qū),歷史上真正抵制印度茶傾銷西藏的也是雅安藏茶(南路邊茶),如今卻成了默默無聞的耕耘者。
雅安,茶馬古道川藏線的源頭,雅安藏茶歷史悠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烏茶、大茶、邊茶、南邊茶、南路邊茶、磚茶、條茶、緊壓茶、邊銷茶、藏茶等名稱。是典型的黑茶,屬后發(fā)酵茶。
《史記·周本紀》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南(四川)八部族貢武王荼(茶)”,《西藏政教鑒附錄》:“茶葉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產龍團、鳳餅茶,貢奉朝廷后作和蕃禮品帶進藏區(qū)。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斷輸入西藏,至今至少已有1300多年歷史。
唐、宋以來,朝廷對茶葉實行壟斷,先后行“茶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政策“以茶治邊”,雅安藏茶迅速發(fā)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設茶馬司于秦、洮、河、雅諸州,自碉門(今天全)、黎(今漢源)、雅(今雨城)抵朵甘、烏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寧七年在雅(今名山新店)設茶馬司,這是我國目前唯一有遺址可考的茶馬司。《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詔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
“藏茶”之名源于《四川茶業(yè)史》的記載:清光緒34年,四川官府、茶商、民眾同仇敵愾,一致抵制英屬印度茶葉侵銷西藏,維護祖國統(tǒng)一,在雅安成立“商辦藏茶公司籌辦處”的義舉,意義非常深遠。
雅安藏茶有悠久歷史文化、獨特制作工藝、特定品質風格,歷史上主要銷往西藏、青海、康藏等地藏區(qū)的茶葉,是青藏高原各族同胞“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