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居住在隴中地區的人民,素來喜飲罐罐茶的風俗。甘肅隴中的罐罐茶同與之相鄰的陜西略陽民間的罐罐茶是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如到隴中廣大地區旅游、生活過的人們,往往會被那里風格各異的鄉情民俗所吸引。就以飲茶風習而言,最令人樂道的就是那里的罐罐茶了。隴中人民喜愛的飲茶方式,也是一隆火塘、一把茶葉、一個如雞蛋大小的陶瓦茶罐和一只(或數只)茶盅和一個茶盤,就構成了隴中罐罐茶的全部器具了。農村中在隆冬季節農事不忙時,幾乎經常在生著火塘,人們坐在火塘邊,一邊烤火,一邊喝著罐罐茶悠閑地談天說地。而在以往那些艱苦的歲月,氣候溫和的季節里,一般家庭不經常生火塘,若飲茶時,先劈柴生起用黃泥土磊成的小火爐,在稱作“催催”的小砂罐罐里放入茶葉,注水后放在火爐上反復熬煎,在茶湯變得濃釅、滿屋飄香時,便提罐離火將茶葉汁倒入小盅里細細品飲,再往砂罐里續上水,重新入在火爐上煎第二遍茶。
隴中罐罐茶最講究的是湯色濃釅和滋味苦澀。在民間有“能喝下粘稠吊線的茶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喝茶人”之說。而如今即是在民間飲罐罐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長足進步,無論是在茶具或在茶品的選用上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許多的飲茶人也已經從煙熏火燎的火塘邊解脫出來,已改用小電爐、小煤油爐熬茶,往日的小小砂陶罐,也被導熱性能良好,精致美觀的金屬小罐所代替了;由于茶葉生產的逐年發展,茶葉新品種日益增多,加之茶葉營銷市場不斷擴大,全國各產茶區的名茶,已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在民間飲罐罐時,也趨向選用多品種、較高檔次的茶葉了。這就使世代相沿的民間罐罐茶,也注入了現代茗飲文化的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