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紅茶屬于什么茶?
依照陳椽茶學系統分類法,云南紅茶(簡稱“滇紅茶”)和新工藝紅茶(即曬紅、普洱曬紅)兩類茶皆屬于六大茶類中的紅茶類。
二、滇紅茶的產地分布?
滇紅茶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年間,該類紅茶盛產于云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以大葉種紅碎茶拼配形成,定型產品有葉茶、碎茶、片茶、末茶4類11個花色。
三、滇紅茶的品質特征怎么樣?
就傳統滇紅茶而言,其外形各有特定規格,身骨重實,色澤調勻,沖泡后湯色紅鮮明亮,金圈突出,香氣鮮爽,滋味濃強,富有刺激性,葉底紅勻鮮亮,加牛奶仍有較強茶味,呈棕色、粉紅或姜黃鮮亮,以濃、強、鮮為其特色。制作采用優良的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四、滇紅茶歷史發展解讀:滇紅茶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1937年秋,馮紹裘和鄭鶴春兩位到云南實地觀察并調查茶葉產銷情況,覺得鳳慶縣的鳳山有著很適合茶葉的生長自然條件,于是開始試制紅茶;通過努力,試制成功。茶葉條索肥實,湯色紅濃明亮,葉底紅艷發光,香味濃郁,為國內其他省小葉茶種所未見。在試制紅茶的期間,由于沒有現在這樣通暢的公路,機器設備必須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馬幫馱運到鳳慶,來回需費時半月。馬幫在金舵從大理至鳳慶之間的路程中有一條五尺寬的石板山路必須在江邊放下馱子,商人們乘竹筏而過,馬自己鳧水到對岸。為了試制成功,馮紹裘等人土法上馬,用木質揉桶,腳踏烘干機,竹編烘籠等等,保證了試制工作的順利展開。
1939年,第一批滇紅500擔終于試制成功了,先用竹編茶籠裝運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鋁罐包裝投入市場。滇紅茶創制出來了,馮老先生終從眾人之意,定名“滇紅”;“滇紅”名茶就這樣誕生了。此后,滇紅茶產業年年向前發展,成為祖國茶葉生產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紅特級工夫茶,中國著名紅茶;其在前蘇聯、東歐各國和倫敦市場上享有崇高聲譽,是中國出口紅茶中售價高創匯多的佼佼者。
五、滇紅茶制作工藝
滇紅制作系采用優良的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紅功夫茶,又經揉切制成滇紅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長期以來,均以手工操作。此工藝從1939年在鳳慶與勐海縣試制成功。
滇紅工夫茶采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而制成;滇紅碎茶是經萎凋、揉切、發酵、干燥而制成。
六、滇紅茶有哪些功效作用和品飲價值?
1、利尿功效:在紅茶中的咖啡堿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可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并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2、消炎殺菌功效: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滇紅茶功效與作用,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涂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3、解毒功效:據實驗證明,紅茶中的茶多堿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堿,并沉淀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經由醫學實驗發現,紅茶中的咖啡堿藉由刺激大腦皮質來興奮神經中樞,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進而使思維反應更形敏銳,記憶力增強;它也對血管系統和心臟具興奮作用,強化心搏,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以利新陳代謝,同時又促進發汗和利尿,由此雙管齊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覺疲勞的物質)及其他體內老廢物質,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5、生津清熱功效:夏天飲紅茶能止渴消暑,是因為茶中的多酚類、醣類、氨基酸、果膠等與口涎產生化學反應,且刺激唾液分泌,導致口腔覺得滋潤,并且產生清涼感;同時咖啡堿控制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調節體溫,它也刺激腎臟以促進熱量和污物的排泄,維持體內的生理平衡。
此外,滇紅茶的功效與作用還具有防齲、健胃整腸助消化、延緩老化、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癌、抗輻射的功能。茶中的咖啡堿具有提神作用,能在運動進行中促成身體先燃燒脂肪供應熱能而保留肝醋。(據網絡素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