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綠茶普洱茶將有“國標”,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
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可是,在茶葉標準化技術上,我國卻一直未有相關條例。據了解,目前,在國際上,擁有茶葉標準化只有紅茶,而綠茶、烏龍茶等其他茶種在茶葉標準化上還是空白。不過,隨著3月22日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這一項空白即將得到彌補。據了解,該委員會由國家茶葉主管部門領導、著名茶葉專家和各茶業代表性的企業技術骨干組成,共47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科教部部長張祥茂任主任,隨著該會議的召開,全國茶葉標準化各項條例即將推出。據了解,烏龍茶、綠茶、普洱茶將率先立項成立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茶葉是我國獨有的消費品,盡管后來茶被世界其他國家引種,但茶葉的源頭始終是在中國。作為茶祖故鄉中國,在標準的設定上,一直落后于國際,目前,國際上制訂了紅茶標準,其余均為空白。一直以來,國際上將茶葉等同于大眾飲料,但由于茶的品質及品味因其季節不同而有差異,茶也顯得比一般飲料多了些靈性。然而西方國家對茶葉標準的核定上,忽略了這些靈性。
八馬茶業副總經理林榮溪說,我國是茶葉發源地,理應擁有茶葉的許多“話語權”與“制標權”,然而現在這樣的“話語權”與“制標權”卻有可能被西方國家掌握,這就是我國茶葉的悲哀。據介紹,中國茶葉標準化條例將有85項,目前已制訂出64項,其中烏龍茶標準化條例將有7項,目前已制訂出4項。這些條例中,除了常規農殘話題,更多會考慮到茶的靈性,將會對茶多酚含量、稀土含量等硬指標有明文規定,給予多一點技術上關注。
我國是國際茶葉標準化組織(ISO/TC34/SC8)的主要成員,通過我國的標準化組織積極向國際組織提出行業標準意見并融入國際標準中,這樣一來,不僅我國可以掌握茶葉“制標權”和“話語權”,也可以維護我國茶業的利益,避免在標準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
烏龍茶是我國獨有的,只產自中國,因此,烏龍茶葉標準必將成為國際標準,而福建又是全國烏龍茶主產地之一,因此,這一點與福建有切身利益。記者從八馬茶業獲悉,八馬茶業副總經理林榮溪當選為烏龍茶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是閩南烏龍茶惟一代表當選委員。林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將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為閩南烏龍茶標準化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閩南烏龍茶特別是鐵觀音的強勢發展,急需掌握“制標權”和“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