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為我國少有的蒸青綠茶之一。產于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河畔南寨。恩施產茶始于宋代,恩施玉露之創制,相傳始于康熙年間,名為玉綠,1936年始用今名。曾失傳,1991年研制成功。
恩施玉露主要產地五峰山,朝夕云霧繚繞,山下清江環抱,砂質土壤。茶樹代謝旺盛,內含葉綠素、蛋白質、氨基酸和芳香物質特別豐富,是制作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高級玉露,采用一芽一葉、大小均勻、節短葉密、芽長葉小、色澤濃綠的鮮葉為原料。制作中以蒸青殺青,復雜的整形上光工序以使玉露茶光滑油潤、挺直。
成茶外形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松針,色澤蒼翠綠潤。湯色嫩綠明亮,如玉如露,香氣清爽。因其蒸青制法與日本茶相通,故為日本人所愛。
2.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產于湖北當陽縣玉泉山麓是玉泉寺。唐朝仙人掌茶即有盛名,李白為之命名,并以詩文稱頌。創始人為玉泉寺中孚禪師。玉泉寺建于隋朝,為最古老的四大寺院之一。仙人掌茶曾失傳,1981年恢復試制,一舉成功。為湖北省優質名茶。
玉泉山為“三楚名山”,巍峨磅礴,溪流縱橫。山間云霧彌漫,地下乳窟暗生,又有珍珠泉清澈晶瑩。產地玉泉寺竹木幽深,花艷竹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地,有玉泉寺茶場。
仙人掌茶品級分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鮮葉為一芽一葉,芽長于葉,多白毫,芽葉長度月2.5-3厘米。制作也用蒸汽殺青,再炒青做形。
該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沖泡后,芽葉舒展似蓮花,湯色嫩綠明亮清澈,清香淡雅。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繼之醇厚鮮爽,回味雋永。
3.峽州碧峰
產于湖北宜昌縣境內長江西陵峽兩岸的半高山茶區。唐時此處為峽州茶產地,故名。1979年創制,1981年正式投入生產。此地產茶歷史悠久,唐時就“山南茶區峽州為上”之稱。這里山水秀麗,崗嶺起伏,氣候溫和,自然環境良好。
特級碧峰以一芽一葉為采摘標準,要求芽葉完整,老嫩一致,大小均勻。
成茶外形條索緊秀圓直,色澤翠綠油潤,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爽回甘。
4.宜紅工夫
宜紅工夫產于鄂西山區宜昌、恩施兩縣,鄰近的湘西石門、桑植、慈利等縣亦有部分生產,現年產10萬擔左右。宜昌地區為古老茶區,宜紅始于19世紀中葉,至今有上百年歷史。1861年英國于湖北大量收購紅茶,因交通關系,均需經宜昌轉運,故取名為宜昌紅茶。
鄂西山區屬神農架一帶,山林茂密,河流縱橫,雨量充沛,土壤微酸性,宜茶生長。
宜紅工夫外形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潤,香甜,味醇厚,湯色紅亮。茶湯稍冷即有“冷后渾”現象,是我國高品質工夫紅茶之一。
中國各省的名茶分布如下:
福建名茶簡介。
云南名茶滇紅工夫,普洱茶,七子餅茶簡介。
廣東名茶鳳凰單樅簡介。
廣西六堡茶簡介。
臺灣名茶文山包種,凍頂烏龍,白毫烏龍簡介。
浙江名茶西湖龍井,顧渚紫筍,惠明,平水珠,徑山,日鑄雪芽,天尊貢芽簡介。
江蘇名茶碧螺春,南京雨花,金壇雀舌,太湖白云簡介。
江西名茶廬山云霧,婺源茗眉,狗牯腦,上饒白眉,寧紅工夫,龍須茶簡介。
湖南名茶君山銀針,溈山白毛尖,黑茶,北港毛尖簡介。
陜西名茶午子仙毫,紫陽毛尖,漢水銀梭簡介。
河南名茶信陽毛尖簡介。
四川名茶蒙頂,文君綠茶,青城雪芽,峨眉竹葉青,川紅工夫簡介。
安徽名茶祈紅工夫,霍山黃芽,涌溪火青,屯綠,敬亭綠雪,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老竹大方,黃山毛峰
貴州名茶都勻毛尖,貴定云霧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