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1.高僧們寫茶詩、吟茶詞、作茶畫,或于文人唱和茶事,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
2.佛教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及“戒、定、慧”三學的修習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特別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觀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相輔相成,形成了中國茶道美學對“物我玄會”境界的追求。
3.佛門的茶是活動為茶道的發展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
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斗茶。”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范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鐘的飲茶規范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