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花是將植物材料經過脫水保色和定型處理而制成的具有持久觀賞性的植物制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居室裝飾和環境美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干燥花以其自然、淳樸和耐久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一些傳統鮮切花如月季Rosachinensis,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等的干燥技術研究均已見報道。山茶Camelliajaponica屬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口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其花韻、香、姿、色俱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也是極好的鮮切花材料,制作山茶干燥花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對山茶花干燥技術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以山茶鮮花為材料,采用化學試劑浸泡和物理干燥相結合的方法.以感官分值和含水率為指標.探討山茶花干燥護形的最佳處理方法,以期為山茶干燥花的規模生產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從同一植株上選擇葉片完好無損,花朵飽滿,花直徑為7cm左右,顏色為大紅色的新鮮花朵,采集時花朵留莖3cm。
1.2試驗方法
1.2.1化學溶液處理①蔗糖溶液處理:將山茶鮮花分別浸泡于質量濃度為O(ck),150,200,250,300,400g·L-1的蔗糖溶液中,每個處理3朵,3次重復。分別于3.5,4.5,5.5h處理后進行含水率測定和感官評分(取平均值)。②甘油溶液處理:將山茶花浸入體積分數為15%,20%,30%甘油溶液中,經過1,2,3,4,5,8h后進行含水率測定和感官評分。③無水乙醇、甘油、丙二醇和二甲苯處理:參照王向陽_2介紹的處理方法并結合山茶花瓣水分較多、顏色鮮艷等特點將溶液種類及體積分數適當改進。先將山茶花用無水乙醇浸泡,每隔O.5h測定過氧化物酶活性,待過氧化物酶完全失活后再分別將山茶花分別浸泡在體積分數為50%二甲苯、5O%丙二醇和30%甘油中,靜置2d后進行含水率測定和感官評分。
1.2.2干燥方法在確定最佳溶液、浸泡濃度和時間的基礎上,把用溶液處理后的山茶花用干燥劑進行干燥。干燥方法在參考何秀芬_3介紹的包埋法的基礎上,結合山茶花瓣水分較多等特點,將包埋劑種類及配比適當改良。在干燥器底層撒人厚度為4~6cm不同的顆粒干燥劑,花朵向上插于其中。并在花瓣之間輕輕地撒滿干燥劑,直至干燥劑的表面高出花朵頂端lcm左右時再放另一朵花,每個容器放3層,最上面覆蓋包埋材料2~5cm,并將容器口用保鮮膜覆蓋,經恒溫烘箱(60)烘至恒質量。觀察各干燥介質的干燥速度及干燥效果。干燥劑主要為:①變色硅膠顆粒,②氯化鈉,③1/2氯化鈉+1/2變色硅膠顆粒,④以自然干燥為對照。
1.2.3測定方法①花材水分含量測定:將培養皿在烘箱內烘干至恒質量并稱量(W),把花材剪碎后放入玻璃皿中稱質量(W1),然后在105℃下烘至恒質量,稱量(W2),含水率y(%)=(W1一W2)×100/(W1一W2)m]。②過氧化物酶活性測定:15g·愈創木酚乙醇溶液與體積分數為3%過氧化氫等量混合后,將試樣切片浸入其中,若在數分鐘內不變色,即表明過氧化物酶已失活,如過氧化物酶仍有活力,則愈創木酚被氧化成褐色的四愈木醌。③感官評分:參照汪殿蓓等對菊花干燥花制作中的的感官評分方法,從花的變形、變色和脆裂程度等3方面評價干花的優劣。具體評分標準為:9分:外觀很好,不變形,不變色,有韌性;7~8分:外觀較好,基本不變形,變色程度輕,不脆裂;5~6分:外觀中等,變形、變色較明顯,有輕微的脆裂現象;0—4分:外觀差,變形、變色嚴重,極脆。
2結果與分析
2.1化學溶液處理對山茶花護形效果影響
2.1.1蔗糖溶液處理效果蔗糖溶液質量濃度和浸泡時間直接影響山茶干花制作的品質。由表1可知,不同蔗糖質量濃度和不同處理時間對山茶花護形效果感官分值及含水率均有顯著差異。質量濃度為250g·L-1的蔗糖溶液浸泡4.5h的處理效果最佳.得到的山茶花感官分值最高,為7.5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過高或過低的蔗糖質量濃度和過長或過短的處理時問效果均較差。經測定.供試驗的新鮮山茶花的含水率為81.58%。由表1明顯可看出,經不同質量濃度蔗糖溶液、不同浸泡時問處理后,山茶花含水率較新鮮花有所降低,并且隨著蔗糖質量濃度增加及浸泡時間的延長其含水率逐漸降低,差異顯著。
2.1.2甘油溶液處理效果將山茶花浸入體積分數為l5%.20%和3O%的甘油溶液中處理1.0—8.0h,不同體積分數甘油和不同處理時間對山茶花護形效果感官分值及含水率均存在著顯著差異(表1)。在體積分數為30%的甘油中浸泡4.0h能保持山茶花感官基本不變.感官分值最高為7.7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浸泡時間過長,其感官明顯變差,浸泡5.0h后花瓣開始出現油狀物;而浸泡時間等于或少于2.0h,其含水率均高于76%由于甘油不能充分滲入.難以達到護形效果。同時用甘油處理過的花色表現出有輕微的褐變.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后花瓣表面會有油狀物析出。
表1甘油和蔗糖溶液處理山茶干花護形效果感官分值及含水率
2.1.3無水乙醇預浸泡殺酶后甘油、丙二醇和二甲苯處理效果經測定。山茶花浸泡于無水乙醇中3.0h后,其過氧化物酶活性完全喪失。因此將山茶花用無水乙醇浸泡3.0h后,再分別浸在體積分數為30%甘油、50%丙二醇和50%二甲苯中2d后.進行感官評分。結果表明(表2):3種溶液處理得到的感官分值及含水率均存在著顯著差異,用體積分數為50%-~甲苯處理的感官分值最高為8.4分,含水率最低為70.99%.率為75.48%。
2.2不同干燥劑對山茶花干燥護形的影響
表2無水乙醇預浸泡殺酶后甘油、丙二醇、二甲苯處理山茶干花護形效果感官分值及含水率
而用甘油浸泡2d的效果最差,分值僅為5.1分,含水從表3可見,不同干燥劑對花材的干燥速度、定型效果和花色及花瓣質感等都具有不同的影響。花材的變形與干燥速度和干燥劑的顆粒大小都有一定的關系。干燥效果最佳的是1/2硅膠+1/2氯化鈉包埋處理,感官分值高達8.1分,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具體表現為花瓣皺縮程度輕,定型效果好,近原色,花瓣柔韌;僅用變色硅膠包埋的雖干燥速度最快但花瓣皺縮嚴重、不牢固且干脆易裂;而僅用氯化鈉包埋的干燥速度慢,且花朵周圍出現氯化鈉板結現象。
表3不同種類的顆粒干燥劑包埋2d后對山茶干花的戶形效果
3結論與討論
山茶鮮切花經蔗糖溶液浸泡后,可以提高內含物濃度,干燥后變形程度輕。用250g·L-1蔗糖溶液浸4.5h后再用干燥劑干燥,護形效果較好,這是因為隨著蔗糖質量濃度增加及浸泡時間的延長其含水率逐漸降低。這說明在浸泡過程中,水分在滲透壓的作用下滲出植物組織,同時外源蔗糖進入山茶花瓣中,使花材能夠保持柔軟的狀態,因而脫水后定型效果較好,這與王向陽等?對玫瑰尺。跚spp.干花護形研究的結果相一致。用甘油處理時要特別注意處理時間及處理體積分數,若處理時問太短則甘油不能充分滲入,難以達到護形效果,若處理時間過長則花瓣上會滲出油狀物質。效果適得其反。用無水乙醇浸泡3.0h后用二甲苯浸泡2d,其護形效果最為理想,這是因為無水乙醇能使山茶花中的過氧化物酶活性喪失,二甲苯具有很好的引濕性,滲透作用強,能替換山茶花瓣中的水分及其他物質,從而保持其花朵的穩定性。包埋材料顆粒大小直接影響干花的干燥程度,而包埋材料的吸水能力會影響干花的裂脆程度。用1/2變色硅膠+1/2氯化鈉包埋的山茶花瓣柔韌,質感最佳,護形效果最好。因為變色硅膠的顆粒較大,當兩者混合時,氯化鈉仍會向下滲漏,直接接觸花瓣表面,所以在實驗中起護形作用的仍然是氯化鈉,而變色硅膠起到干燥氯化鈉的作用,這與鐘莉娟等的牡丹Paeoniasufruticosa干花護形研究結果一致。因此,用硅膠和氯化鈉結合,能夠起到互補作用,硅膠吸收氯化鈉脫出的水分,能夠消除單獨用硅膠時出現的花瓣凹槽現象及單獨使用氯化鈉時干燥速度慢且花瓣變軟等現象。
綜上所述,將山茶花在無水乙醇中浸泡3.0h后用體積分數為50%二甲苯浸泡2d.再用1/2硅膠+1/2氯化鈉的包埋至干燥可作為山茶花干燥護形的最佳組合,這可為山茶干花生產制作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