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喝茶和品茶還是有區別的。喝茶可以將用來解渴,而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品茶已經形成一種文化了。 品茶講究審茶、觀茶、品茶三道程序。 審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審看茶葉,內行人一眼...
中國茶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首先,是要研究中國的。所謂茶藝,不僅僅指是點茶技法,而包括整個飲茶過程的美學意境。中國歷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飲藝術的,講究選茗、蓄水、備具、烹煮、品飲,整個過程不是簡單的程式,而包含...
云南的白茶有著一段深藏的歷史(曾發掘出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萬年的景谷寬葉木蘭化石)。云南也是最早做白茶的地方。景谷茶葉栽培歷史悠久,早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間,民間茶人就制成“白龍須貢茶”敬奉朝廷,成...
白茶,提起白茶我們就下意識的在腦海里彈出白茶出福鼎。云南不是沒有白茶,唐朝咸豐三年(公元862年)樊綽出使云南。《蠻書》中“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中的“散收無采造法”推測就是自然干燥...
經過幾千年的磨礪,內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屬性也逐漸被寓于人文因素中。 佛教修行的方法決定了僧人與茶結下的密不可分的關系,而戒、定、慧便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 戒,就是要僧人不飲酒,過午不進食,且要戒...
民間雖有,但其品質與皇家普洱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道光初年,阮福《普洱茶記》中清楚的記載了普洱貢茶的采制時節、制造方法:“于二月間采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后方許民間販賣。”意思就是說,當時所有進貢朝廷的皇家...
據說桔普茶是良溪村道光進士羅天池始創的。 羅天池原名汝梅,字草紹,1805年生于新會棠下鎮良溪村,道光六年進士,被譽為“粵東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羅在池辭官回鄉,帶回許多。回鄉的當年秋天,羅天池不慎得了感冒...
福鼎白茶就是用產自福鼎“華茶1號”或“華茶2號”茶樹的芽葉,不炒不揉,特殊工藝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湯色杏黃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質特點。根據采摘芽葉的不同,白茶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
對于喝習慣了生茶的我來說,生茶之外的茶都只能歸入到“其他”,一般都是淺嘗輒止,很少能一本正經地喝完一泡茶。但凡事總有例外。5月份時,在鄭州琦寶軒喝了一泡陳兵親自做、親手泡的白茶,如果說剛開始兩泡...
【西湖龍井】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峰山下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學著采起了茶葉,剛采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告太后生病了。乾隆皇帝隨手將一把茶葉向口袋里一放,急忙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