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重慶巫溪縣中崗鄉獲悉,該鄉推廣試行的“茶園套種金銀花”的種植模式,不但讓茶農嘗到當“藥農”的滋味,收入比種植傳統作物翻了兩番,“錢袋子”鼓了。
據了解,茶園村是巫溪縣有名的老茶葉種植和加工基地,村子也因此而得名。去年,該村提出“發展高品質茶葉,向傳統產業要效益”的發展思路,引進該縣知名的新茗茶業有限公司,改造老茶園300畝,新植茶樹150畝,成功打造出優質茶葉基地450畝。
為充分利用茶園閑置土地,讓茶農效益最大化,今年,該村發動茶農,組織成立了康豐中藥材股份專業合作社,在茶園里面套中金銀花,打造“茶山藥海”,切實幫助農民增收。
“茶葉套種金銀花可產生物理作用,不但能提高茶葉的產品質量,還可提升金銀花的藥用效果,可謂一舉兩得。”據茶元村村主任唐繼軍介紹,茶葉和金銀花成熟采摘期不同,農戶正好錯時完成兩樣采摘。
唐繼軍說,一畝茶園每年可采摘鮮葉20公斤,按目前市場價每公斤80元計算,每畝收入1600元。套種金銀花后,每畝可產干花100公斤,按最低價格每公斤80元計算,每畝可收8000元。除去勞務費和加工費,每畝純收入可達6100元,比種植玉米、紅薯、馬鈴薯等傳統農業收入翻了兩番。
據悉,該村還計劃建1個20畝金銀花苗圃基地,育苗150萬株,力爭把金銀花種植面積擴大到4000畝。同時,還擬將茶葉和金銀花“混合”深加工,打造出一種“金銀花茶”新型品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