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精制工藝為:投料 篩分 風選 揀剔 打堆 烘焙 攤涼 勻攤 裝箱九道工序。
一、投料
根據原料拼配方案付投。付投時,注意檢測毛茶水分。如毛茶含水量超過8~9%,不易篩制,須經復火干燥后再制。否則,可直接篩制,時產控制在0.9~1噸。
二、篩分
篩分是整理毛茶形狀和淘汰劣異。毛茶先經滾筒篩機初分大小,然后再輕平面圓篩機分離成各篩號茶,使各號茶的外形相近似。
三、風選
經篩分處理后形成的各篩號茶及篩頭茶,分別進入風選機進行風選,從六個出口產生出砂頭茶、正茶、子口茶、副子口茶、草毛和輕片。砂頭茶經墜沙處理,正茶進入下道工序,子口茶及副子口茶再經手揀,分成重質片和輕質片,達到正茶中沒有輕片,輕片中不含草毛。
四、揀剔
揀副包括機械揀剔和手工揀剔。主要是除去粗老畸形的茶條、揀出茶子、茶梗。經篩分處理后的中、上段茶,先經73型揀梗機揀剔后,再經階段式梗機或靜電揀梗機揀梗,產生出正茶及一號梗、二號梗等。正茶及三口茶再經手工揀剔后,做到“三清一凈”,即茶中的梗、片、雜物清,地下茶凈,這樣就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五、打堆
根據小樣拼配比例的要求,將各篩號茶按比例打堆,每堆數量500公斤左右。
六、烘焙
烘焙是烏龍茶形成獨特滋味的關鍵。其一般火功的要求是:低溫慢焙,高級茶溫度宜低,時間家短;低級茶溫度宜高,時間宜長。
七、攤涼
經烘焙后的茶葉,溫度達60~80℃,須經冷風機進行冷卻,然后進入拼配堆房攤涼,使茶葉滋味更醇。
八、勻堆
經冷卻后的茶葉分別進入粗、中、細三個堆房,通過測算粗中細三號茶的配比,把結果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將得到的數據經處理后傳到電子皮帶秤上的壓力傳感器及測速器,從而達到均勻混合的目的。
九、裝箱
勻堆后的茶葉經手工揀剔非茶類雜物及檢測碎茶的含量后,過磅裝箱,即成為商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