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沙溪千兩茶重:36.25千克或3.625千克.
千兩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場的征購,這一原產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璧現,并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其聲譽之盛,已不亞于當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權威的臺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安化“千兩”茶,即花卷茶,歷史上是安化邊江劉姓家庭不向外傳的神秘產品。新中國成立后的1952年引入湖南省白沙溪茶廠獨家生產,至1958年累計生產48550支,產品全部按國家計劃調撥,主銷山西、寧夏和陜西等地。花卷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加工技能強、難度大、消耗體力、工效低。1958年后,湖南省白沙溪茶廠以機械生產花磚茶取代了花卷茶。市場上以花磚茶替代了花卷茶,花卷茶和花磚茶雖同屬緊壓茶,均采用黑毛茶為原料但由于加工工藝和品質要求不同,形成的產品各具特色,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緊壓茶產品。
花卷茶停止生產在市場上銷聲匿跡多年后,惟恐花卷茶加工生產技術失傳。1983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決定將一批老技工聘請回廠,帶領一批青年職工參與制作。從初夏到深秋歷時四個余月,共制作了300余支花卷茶。當年生產的花卷茶現已不同形式和渠道流入到了茶葉收藏館、陳列館、海外和港臺地區,一部分流入到了百姓和各階層家庭中消費和收藏。
1997年,為滿足市場需求,湖南省白沙溪茶廠恢復了傳統的花卷茶生產。花卷茶的生產在原料選擇上需經篩制,揀剔、整形、拼堆程序,在加工上需經其絞、壓、跺、滾、錘工藝,最后形成長約1.5米、直徑為0.2米左右的圓柱體,置于涼架上,經夏秋季節50天左右的日曬夜露(不能淋雨),在自然條件催化下,自行發酵、干燥,吸“天地之靈氣,納宇宙之精華”于茶體之內,進入長期陳放期,陳放越久,質量越好,品味更佳。
由于花卷茶選用的優質黑毛茶原料和古樸的加工方法使其產生特殊的飲用價值,花卷茶中的兒茶素和氧化產物黃烷醇類氧化基合物是一類復雜的生理活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如增強人體血管壁的韌性,抑制動脈硬化,具有維生素P的類似功能,抑制人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作用能力是維生素的5~10倍,可以延緩衰老,有利于維生素C的吸收,從而防止致癌物質――亞硝酸銨等硝基化合物的在人體新陳代謝中的形成積累等。飲用花卷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潤醇厚、提神、解膩、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對緩解腹脹、止瀉有明顯功效。并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花卷茶受到了國內外的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湖南省白沙溪茶廠生產的“白沙溪”牌花卷茶有兩種規格分別為36.25公斤/支和3.625公斤/支,在國內主要銷往廣東省、港臺地區市場,在國外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際市場。
近年來,花卷茶這一傳統產品的挖掘和利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市場不斷擴大。但在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地下手工作坊仿制的假冒偽劣產品,由于地下手工作坊的生產偽劣產品出現了燒心、霉變。為保護花卷茶這一民族品牌,該產品于1998年申請了國家專利,花卷茶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專利產品,目前該廠是全國惟一花卷茶合法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