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同時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在中國,茶文化已有四五干年的發展歷史,且長盛不衰。茶文化之所以如此受推崇,還因為它融合了佛、儒、道等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成為中國文化中最為獨特的一種。
中國有悠久的茶葉歷史,茶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而且各民族的飲茶習俗各不相同,為我們提供了十分廣泛的茶文化資源。同時,多種珍稀茶品種也讓茶文化不斷提升,逐漸步入文化產業的中流砥柱。
目前在中國盛產的茶中,大紅袍以及云南的普洱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因此對于茶的生產管理模式也逐漸引發的人們的思考。
大紅袍又名叢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巖壁上至今仍保留著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紅袍”石刻,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大紅袍茶樹現有8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巖石時,巖光反射,紅燦燦十分顯目。“大紅袍”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同,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正是由于數量的稀少,以及生長環境的種種因素,讓目前大紅袍的市值不斷上升,而如何讓正宗的大紅袍屹立不倒也是茶產業所面臨的嚴苛考驗。
普洱與大紅袍的境況似乎略有不同。聞名中外的普洱茶,數百年來以“普洱”二字出名,歷來都有無數對于普洱茶這個名字的這種論斷,然而,云南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種植茶樹的民族,普洱茶的名稱,也和該民族先民的名稱有密切關系。普洱主要產自云貴高原。一般而言,優質普洱茶在七個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質,形、色、香、味、氣、韻七品俱佳。這些深具文化底蘊的茶,讓中國的文化產業充滿著多元化魅力,而同時,如何將這種獨有的魅力增值也成了今天茶產業的一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