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茶字的構造如此之美,看著這個字就讓人生發想象。人和草和樹在一起,就是茶。
看古人茶字的書法,那就像一個衣袂飄飄的少女。
茶,叫著的時候,就有一種感情出口了。
茶香繚繞,那種清幽的氣息彌漫了整個世界。
泡茶的過程是美妙的過程,水的如瀑的傾瀉,茶的隨性曼舞,知音一般的和諧與激蕩。茶只有在這時才一展美姿,將多時裹藏的自身點點打開,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是痛快淋漓的舞,那或許叫情不自禁,或許叫形骸放浪。雨舒云卷,風披霧騰,茶將自己變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隨著茶一并舒展,一道釋放,因美妙而改變了自身,成一杯清雅而又濃烈的醉。
茶真的是會醉人的,茶的醉和酒的醉不同,酒的醉是糊涂、痛苦、頑劣,茶的醉是清醒、愉悅、雅興。
二
茶,同陶瓷一樣,成了東方中國的名片。只不過,陶瓷是憑的硬功夫,茶憑的是軟實力。兩種都征服了世界。有誰能這么將幾許青葉一杯淡水弄成一種優雅,一種境界?
歲月留下了專門通向西方的茶馬古道,在虎跳峽高高的山崖上,尚有著深深的馬蹄印記,鈴鐺的響聲嵌入了山石。能夠想象得到,當中國這種神奇的葉片泛出一股馥郁時,西方人的大鼻頭會是怎樣地翕動?
曾看到一個資料,茶在北方發音就是CHA,南方發音為TEE。經中國傳入的渠道不同,一些國家的叫法也不同,日本是CHA,俄羅斯叫CHAI;德國叫TEE,英國是TEA。當外國人喊著TEA、TEA的時候,那可是中國的發音呢。
1745年,航海史上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當時最大的商船哥德堡號在臨近瑞典的港口觸礁沉沒,船上裝有從中國進口的貨物700噸,其中光茶葉就有370噸,可見當時老外對茶葉的著迷。200多年后的1987年,瑞典人組織力量對沉船進行了打撈,300多噸茶葉全被打撈出水,由于密封包裝及海底泥沙的覆蓋而沒有氧化,一部分茶葉竟然還可以飲用,其中有30噸進行了拍賣。這種神奇之物,如何不讓世界為之驚嘆。
清明前后,茶林里就有了采茶姑娘的身影,那時的茶山就成了一道風景。平日里不常見的最好的妹子都聚集到了一處,隨你近前去看。姑娘們依舊穿著民族服裝,藍紅相間的服飾與綠色的茶林相映成趣。還會有歌聲傳來,那樣旖旎婉轉。
這個時節,也就是談情說愛的時節。太陽臨下山時,情歌就會這里那里飛出,有心的采茶妹子,會在歸家的路上隨著那欣賞的人鉆進密密的林子。
三
中國有《詩經》,還有《茶經》,作《茶經》的人名叫陸羽,陸羽就像茶的名字。茶中亞圣盧仝,自號玉川子,玉川子也會讓人想成茶的品號。
茶在中國多處盛產。廬山上多霧,茶在霧中長,名字就叫云霧茶。沏的時候,會覺得遂而有云霧騰起。君山茶只產在洞庭湖中的一個島,島不大,產茶的地方也就是不大的一片,起的名字卻大氣,而且還是貢品。
有茶叫蟬翼,意其精薄,水下舒展起來,是否也像蟬翼一樣翩躚呢。有茶叫雀舌,好小好小的感覺,翻飛杯中,似乎鳥雀聲也隨之而來。有茶叫月團,團團的月一樣的美好,有月亮的晚間,沏上一杯月團,就有了祥和的意境。更有一些春氣盎然的名字:芳蕊、碧綠、玉露、春芽。還有如女子樣的,奇蘭、葉青、茱萸、碧云……
茶,泥土中生,泥土中長,經過水的浸泡復歸為泥土。
茶,沒有酒之烈,沒有糖之甘,沒有藥之苦,只為平和、安詳、純然。
人生如茶,品茶亦是品人生,反過來說,茶亦如人生,茶也有情,經過采摘熏炒烹煮翻晾包裝,茶就像等人一樣等待著知己。
一個朋友發來短信:能否茶舍小聚,看葉的翔舞,聽水的清音。
光看這樣的語詞就讓人迷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