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和研究文學創作,這兩個原本毫無關系的兩個職業很少有人會將它們聯系到一起去,而原本游走于文學創作界的“文學青年”楊威卻將做生意和文學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在品茶時領悟其中的思想與修養,在深入了解茶的道路上,發現了高端茶品的商機。
如今,他已經在沈陽開設了一家文化推廣公司、一家會所和兩個茶行。為的是讓更多人了解茶文化,讓茶的內在修養來感染更多人的生活態度與覺悟。
創業:曾一天品了100多種龍井茶
“茶葉讓我有了很大的改變,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茶葉的至純、至凈、包容、平和……”說到楊威愛茶的原因,楊威這樣向記者解釋。楊威從小就喜歡喝茶,如今他將每種茶都當做是一位有真正靈魂和個性的朋友。“烏龍茶深沉古拙,紅茶溫暖純和,普洱茶充盈著歲月的沉淀……”一邊說著,楊威一邊拿著茶壺泡茶,他端起了一杯茶,輕輕抿了一小口,片刻后向記者說:“比如我手中的這杯茶,它與其他茶有所不同,品嘗起來滑潤甘甜,就像一位20多歲的姑娘。”
楊威面對喜歡的事情,心中一直都有一種執著的信念,因為愛茶,喜歡文學的他經常會閱讀一些有關茶的書。書籍告訴了他每種茶的口感與韻味,為了能夠深入了解書中對于茶出神入化的解讀,楊威親自到浙江等地的生產場地去了解茶的知識和文化,曾經一天品嘗了100多種龍井,“當時品完之后雖然已經嚴重茶醉,但就在那一天我也了解了很多關于龍井的知識。”
就這樣,楊威為了了解茶文化,堅持到各地品鑒、學習,正當他想要了解高端茶的時候,他發現市面上做高檔茶葉、茶具的幾乎沒有,他心想,為何自己不做關于高端茶方面的生意呢?就這樣,楊威開始了他的經商之路。
經營:賣茶之前先傳遞文化
如今,楊威擁有一個茶品文化推廣公司,一個會所和兩個茶行,專門做高端茶品生意。在經營方面,楊威反對墨守成規,注重與時俱進的理念。
楊威認為,雖然茶葉是一種表現中國傳統的產品,在經營當中不能守舊,要融入一些當今時代的生活理念。在他的茶行當中,記者發現雖然在風格、器具上存在古香古色的風格,但是在整體視覺上還是充滿時代的色彩,楊威認為,只有變化才能體現出發展,而不斷地融合時代的需求才能將生意做大。
除此之外,在茶品方面楊威十分注重茶品的品質。正因如此,他選擇出售臺灣茶,“因為其生長于高山,環境的得天獨厚造就了茶葉的純凈,所以從健康、環保的角度考慮臺茶非常適合,與此同時,臺茶的價格又容易讓人們接受,既能達到高品質又能保證人們消費得起。”楊威說。除了茶葉之外,連茶具、茶臺的品質楊威也都十分注重。
但是如何讓人們了解其內在的品質并接受它呢?楊威告訴記者,其實,讓人們了解茶內所蘊含的文化尤其重要,這就需要人們在品茶之時不僅僅只是在解渴,而是真正去領悟其中的修養,因此,楊威一直將推廣茶文化放在首位,“人們真正地愛茶、懂茶才會接受它。”楊威說。
改變:因茶懂得如何定義成功
楊威認為,茶讓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今的他在品茶時更多注重的是其中的內涵,是茶葉教會了他用包容、平和的心態面對問題。
當記者問到是否在創業過程中有過困難和失敗的經歷時,楊威告訴記者,“人生無敗,沒有什么是失敗的。”在他看來,很多人都在向往成功,一旦沒有達成就會心灰意冷,其實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用正確的心態去定義成功。“其實成功有很多種,我們要用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要用多種角度去定義成功,就好比目前雖然我還在繼續創業中,但是我已經對茶有了一定的覺悟并且非常快樂,我認為就是成功了。”
說到這里,楊威想到了不久前他與朋友打臺球的事,共10局,前幾局他都輸了,但也正是因為自己面對生活的自信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最后一局的時候竟然戰勝對手。“可能很多人輸到最后就會喪失信心,但我不會,雖然只贏了一局,但是從某種角度去想這就是贏的表現。”楊威認為。
未來:將茶文化深入人們的生活
比起自己的創業夢想,楊威更愿意聊與茶相關的文化和修養的話題,也希望未來人們能夠真正懂茶。
楊威告訴記者,將人們對茶的品味提升上來是很關鍵的,人們只有了解它們背后的文化才能認可高品質的茶品。楊威對未來高端茶生意的經營十分有信心,他認為,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茶的品質和文化,因此也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僅去愛茶、去喝茶,而是能夠深入體會到茶本身所蘊含的修養與內涵,學習茶中“平和、包容、至凈、至純”的韻味,從而真正懂得用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世界。楊威說:“如果人們都能真正領悟到茶葉的內在與文化,才能夠了解茶的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