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嗜茶如命的知名作家說:茶人如詩人,此冠不易戴。面對紅塵滾滾,周邊喧囂陣陣,商業分貝洶洶,機械文明錚錚,在這中間,找一堆俗人容易,尋一位雅人煩難,而要真心尋一位茶人則更難,何況是女茶人了,而我固執地認為倪曉英絕對算一個。
雪藻冷梅開花暖,茶滌忙人偷清閑。想想雅人對余物之類,常賺香煙濁氣飛揚,也賺酒氣太于濃重,“寂寂忘言說,心親一殘茶”。煮一壺虎跑水,沏一杯龍井茶,絲絲縷縷的茶香彌漫空間,喝茶之氣概應是淡雅柔和、從容不迫、神定氣暢,而不會是心急火燥、霸氣十足的。人生要咀嚼,苦味有余甜,有如茶人詩人陸次之所評龍井茶的那份韻味:“初泡之而不覺有味,再泡才始味兒無窮,似無味見有味才是至味也”!與倪曉英交談,真如捧一杯上品的龍井慢啜,那一番番話語,其中的睿智與哲思香郁習習,縷縷沁人肺腑,芳馨無比,令人深醉。讓人深刻地體味著:有一種素養叫品位,有一種學養叫韻味。
天下之大,能以區區一片葉子而牽動眾人之心的。莫過于茶。而倪曉英結緣于茶,便如山盟海誓般定了終身,真是難得。數十年來她怎么也泯滅不了心目中對茶紅豆般的相思相戀,并且在她心田中,有如當初龍井村的“十八棵御茶”一樣,根扎于心,蓬蓬勃勃地興旺著這份事業。倪曉英畢業于浙江大學茶學系,少年清苦,大有“索得濃茶當膽茶”的況味,因而她珍惜生活,愛惜事業,無論在諸暨茶廠當技工,還是在杭州茶廠當科長,還是時下當起茶吧經理,在人生旅程中,她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茶的事業。1998年之春,一個萌動希望的季節,倪曉英突發奇想,想自己在西湖邊開一家茶吧,一來能夠給茶客提供一處安靜休閑的場所,二來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她把茶看作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把研究茶和弘揚茶文化當作一番事業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經過自己的努力,憑著對茶文化執著的追求和深刻的理解,繼湖濱路上的你我茶吧為人津津樂道后,花開花落,春去春回。杭州玉古路163號一家高貴典雅、精致婉約的“你我茶燕”又開張,依舊是這位學茶事二十余年,一生與茶有緣的女主人倪曉英,廳堂廂房展現的是古樸與高雅相融和、簡約與時尚相匹配的裝點,但依舊是一樣的人情味與親和力,心中那份若有所失的溫情重又找到了寄托,你我的那份未了情又有了更深入的延續。和諧、平靜和淡雅的茶文化本來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基本精神。
如今,如陸羽所說“寧可三餐少酒食,不可一日無茶飲”的人兒越來越多了,也認知“龍井一杯遠勝酒,掃除人間萬般愁”這個理兒的人也不少,而身為浙江省茶葉學會副秘書長的倪曉英更是一位堅定的傳播者。她如怒海中的一葉扁舟,蕩漾于綠色的茶海,學種茶孜孜不倦,學炒茶精益求精,問茶事一絲不茍,求茶藝心無旁鶩。倪曉英用“半斤茶葉千滴汗”的辛苦,練成絕招,自有絕活。而那深刻的內涵,那種對茶文化的理解,更是自立山峰,讓人為之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