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藏茶是熟茶,性屬溫平。黑茶類中通過自然發酵的熟茶均不傷胃,這是黑茶的共性,如果喝黑茶出現傷胃反應,是發酵不到位,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黑茶。
茶刺激胃的物質主要是茶堿和生物堿,新鮮茶葉中茶堿和生物堿的含量很高,所以喝新鮮茶很有講究,是不能空腹喝的,有時一喝就冒虛汗、頭暈(醉茶現象)。藏茶是全發酵茶,它的刺激物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酵化和眾多有益于消化的微生物絡合,已經不刺激胃腸了。就比如我們吃新摘的鮮辣椒一樣,四川有一種有名的發酵辣椒,叫“郫縣豆瓣”,吃郫縣豆瓣時就只有純香,而辣味降低了。喝白酒也是這個道理,剛出爐的白酒燥辣無比,下窖去陳化發酵,時間越長,酒就越醇和,火氣全消了,酒也是喝老窖的最好。
傳統藏茶中大量的助消化微生物能促進胃腸功能,使腸胃運動分解油脂類食物,能排解掉腸胃中的宿食,緩慢而穩定地建立胃腸動力功能,所以它不傷胃反而養胃。
傳統藏茶纖維素含量高,纖維素可以減少膽汁酸的再吸收量,改變食物消化速度和消化分泌物的分泌量,可預防膽結石、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纖維素使胃腸蠕動加快,促進腸排空,減少腸壁對廢物和毒素的重新吸收、排泄宿便,可以有效治療習慣性和老年性便秘。同時,傳統藏茶是全發酵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茶多糖及各種維生素,在中醫上講其味甘、性溫平,具有和胃生津、溫脾祛濕等功效,能夠保護胃腸道黏膜,改善腸道生理功能,因此對于各種原因導致的突然性水樣腹瀉、長期慢性腹瀉、脾胃虛弱性腹瀉均有積極的防治和調節效果。
近年來,醫學專家專為膽囊炎導致的胃腸紊亂進行觀察,發現喝藏茶后患者的腸道系統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實踐證明,很多慢性腸胃病患者在喝藏茶一段時間后不知不覺的痊愈了。
傳統藏茶對胃腸道有雙向調節和改善作用,因此,并非針對特殊人群專設,而是適應于男女老幼、不同體質人群的健康佳飲。
中醫強調脾胃功能為機體健康的“后天之源”,傳統優質藏茶養后天之源意義尤為重要。
品藏分享
良方1:陳年優質藏茶汁煲淮山,對慢性胃炎有效。
良方2:陳年優質藏茶兌蜂蜜,改善習慣性便秘。
良方3:陳年優質藏茶熬煮飲用,改善慢性腹瀉、便溏。
良方4:取雞內金、金玲子、金錢草、金櫻子等量打粉,每次10g用陳年優質藏茶茶湯送服,每日2~3次,治療膽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