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紅茶簡稱滇紅,屬紅茶類。1939年,第一批滇紅茶終于在鳳慶縣的鳳山試制成功。滇紅茶成為了中國茶面向世界的一張新名片。
按地理位置劃分,滇紅茶產于滇西、滇南兩個自然區。
滇西茶區是滇紅的主產區,其中包含風慶、云縣、雙江、臨滄、昌寧等縣,產量占滇紅產量的90%以上。
滇南茶區,主要指西雙版納、普洱等地,產量占滇紅產量不足10%。
可見滇南茶區紅茶產量很低,我個人認為,原因有二。
第一,滇紅的發源地在滇西茶區,臨滄鳳慶等地,當地制茶工藝設施等比較成熟,是被大家普遍認可的源產地,自然而然就成為滇紅茶的主產區。
第二,滇南茶區(西雙版納州、普洱市)的茶葉幾乎99%以上的原料都用來制作價格更高的。滇南茶區是世界茶葉發源地,更是優質的主產區。近年來,的收藏價值被市場放大,而是不是所有的都有收藏價值,決定性因素很多,其中,茶原料本身的內涵物質是否足夠豐富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條件,滇南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氣候條件、海拔高度、經度緯度、地質條件等)成就了其茶葉的豐富內質,成為了原料產地的不二之選。因此,滇南地區的茶葉原料很少用來制作其他茶類。
也正因如此,這個茶區滇紅茶的制作工藝并不普及。紅茶不同于的制作工藝,相對來說更為復雜,紅茶需要發酵、干燥等特殊工藝,制作過程中需要具備可以調控溫濕度的專業發酵房,以及干燥、提香的制茶機器,所以一般大山中的茶農很難具備滇紅的生產制作條件。
滇紅與曬紅的區別
因此,市面上產自滇南產區的大葉種曬紅茶便被大家熟知。曬紅茶省略了繁復的發酵房發酵過程,并將干燥方式改為日光曬干。對于紅茶來說,滇紅和曬紅在工藝上的做法差異,我個人認為并沒有好壞之分,但不同工藝下的紅茶,便有了各自獨有的特點。
比如,傳統工藝下的滇紅茶,花果高香、湯感偏甜,古樹滇紅條索肥厚、湯感足,由于內置豐富會略帶微微的苦底。
而曬紅茶的香氣相對偏弱,花香明顯,沒有了傳統滇紅茶的高香,反而有了普洱生茶的特點,略帶生、澀的味道,由于發酵度偏低有時會出現微酸的口感,商家對于曬紅的推廣普遍集中在后期的存放、轉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