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閑的日子里,應一家雜志社之邀去了土樓群,借機瞻仰閩西歷史奇葩。
赭灰色的土墻、圓城堡一樣的建筑,煥發出古色古香的純美,讓人仿佛置身于當代和遠古之間。
循著一縷香味,我來到了中門,一群人正團團圍坐在石圓桌旁,小灶膛里微微的炭火舔著陶制壺,香味就是從那大缽頭里蒸騰出的。
看到我們,人們自發讓座,一個老大爺挑旺小灶膛里的木炭,用根粗粗的長竹勺在大缽頭里劃圈似地攪拌著。那股香味更明顯地縈繞在鼻翼,濃郁中裹著清冽,甘美中好象還有種酸溜溜、甜潤潤的味道。老大爺說:“海碗里觀色、砂杯里品味、木碟里聞香,這是我們客家的特產——擂茶,請品嘗?!?
海碗里的茶水呈琥珀色,清幽見底,碗面迂回著一層白霧;砂杯里的茶則已跟砂杯融合在一起,看不出顏色,用舌一舔,雋永著一股蜂蜜的醇香;木碟敞口的香味四處飛溢,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自不消說。早就聽聞客家擂茶是世界茶道中最具特色的,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擂茶需用芝麻、綠豆、花生、蓮子等配料,用野生葛藤棍搗碎而成。當然茶葉要選新生的嫩葉,焙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焙焦。開水的火候也要掌握好,太滾的水會破壞茶葉中的糅酸堿,不夠熱的水又泡不出茶的風味,以剛剛燒開時為最好。歸納來說,諸多方面均須相輔相成,如果其中缺少一項,茶的味覺嗅覺視覺都會大打折扣。”老大爺笑容可掬地頻頻幫我們添茶,四圍談笑風生的大人小孩們則自取自飲,老大爺樂哈哈地向我們介紹著:“我們都是這土樓里的住戶,閑瑕時經常聚在一起品茶聊天,喝擂茶啊,人越多風味越佳?!?
舉目四望,土樓并沒有太多現代文明似的堅硬厚實的墻壁,用來界境的大多是屏風,頗有雞犬之聲相聞的味道。我想起了城市籠子一樣的防盜網,想起了擦肩無語的都市人,不由得再次為土樓人純樸自然的生活方式深深感動。
夜幕漸漸黑了下來,土樓里炊煙四起,我與朋友呷盡紫砂杯里最后一滴茶,戀戀不舍地起身告辭。本來我想向老大爺要一點擂茶,但后來卻沒有開口。我居住的那座城市雖有精美茶器高級飲水機卻沒有葛藤棍沒有大缽頭沒有大海碗沒有長竹勺;我居住的城市雖有很多相識的人們但志同道合能夠有時間愿意坐在一起慢慢品茶的朋友實在太少;更重要的是我居住的那座城市沒有這種融洽和煦的氛圍得以烘托擂茶絲絲縷縷獨特的香味……既然欠缺諸多因素,無法凝成完整意義上的茶香,那么就讓我藏著回味永遠回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