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拐李與白茶仙子
要說“鐵拐李”,我不得不先說一下“日入塢底”和“仙過嶺下”的來歷。
所謂日入塢,就是太陽著落的地方。日入嶺上終年濃霧迷漫的崗頂據說就是西天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的所在。各路神仙從四面八方來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都要從一個指定的嶺(當地把兩個山頂之間小凹稱為嶺,山頂稱為崗)作為入口,就象我們現在開大會的簽到處一樣。這個嶺就是仙過嶺。那么,生活在塢底和嶺腳的山民們的村莊,也自然就叫日入塢底和仙過嶺下了。
這天八仙之一的鐵拐李(他那時還沒有拐,而是一位儀表堂堂的風流神仙,我們就先叫他李仙吧)在赴王母娘的蟠桃大會路上到了月亮湖邊的湯江巖上,一來這長途奔波有些勞累,二來么,湯江巖就在日入塢東面,坐湯江巖遙看日入塢風景,秀麗得叫李仙也有點留戀,他想小坐片刻剛好去仙過嶺報到。誰知剛一落坐就頭皮一麻,覺得情況有些不妙,算來自己今天有點小麻煩。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嗎?他就買個安穩鉆進一個巖洞里。
這時羅英秀才也赴蟠桃會路過湯江巖,這個羅英秀才大家知道,他本來命中注定是要在方臘起義成功后做皇帝的,因為他母親多嘴造成誤會不但做不成皇帝,上天還要收了他的命去。天來收時他用牙咬住娘的衣襟。雷霆萬鈞之后。他的全身皇骨蕩然無存,只剩下嘴巴還是做皇帝的嘴,因此叫“圣旨口”。這個“圣旨口”看到李仙坐在巖洞里,說了句“上石塔下石塔(石塔,諸暨方言,即巖石),壓壓落來糊塌塌”就飄然而去。李仙一聽,急忙起身想出巖洞,一只腳跨出,另一只腳卻被塌陷的石巖壓住。忍痛抽出,已傷了筋骨。看來此處休息不得了。李仙只好強忍疼痛,駕云西去。整朵云彩都被他的鮮血染紅。仙過嶺簽到,他也不與其他神仙多說,一路直奔瑤池所在地日入嶺。不料剛到仙過嶺南的日入柱山,他再也難忍腳痛跌下云端。一屁股坐在一株千年茶樹上。
他口里正喊著哎唷,地下也一聲聲脆生生的哎唷哎唷在應對。低頭一看,原來是一位小仙女被他壓著了。
“大仙好生無理啊,休息也不挑個地方。”
“仙子莫怪,老道是腳痛難支,才誤撞仙駕的,原諒則個!”
“原來如此,待奴家看來。”
對話過后,小仙女查看了李仙的傷口,隨手就摘了幾瓣茶葉,放手中搓爛了,敷到傷口上。鮮血立即就止住了。她又從袖中取出一粒藥丸來說:“大仙吞下我用“太子茶”制作的“兒茶丸”,就再也不會疼痛了。”李仙一一照做,果然血止痛消。只是腳骨已短了一截,只好取一根老籐做拐杖,從此成了名揚天下的鐵拐李。
為了感謝小仙女的治傷之恩,他做了一個藥葫蘆掛在杖頭,決心學習小仙女,隨時隨地救死扶傷。當然這種叫做“兒茶丸”的仙丹是藥葫蘆內必不可少的當家藥了。這個替鐵拐李治傷的小仙女,就是日入柱山的白茶仙子。
二、外甥老爺與白茶仙子
在西天的蟠桃大會上有一件趣事,一次,因為有一個叫外甥老爺的小仙最遲到達,王母娘娘等他到了馬上就吩咐開席,隨口說了句:外甥老爺來了,我們可以開席啦!
神仙中也有勢利眼的。以前,幾個神仙一起赴會,因為外甥老爺道行淺些,常常會受到作弄。這次聽了王母娘娘也在叫他“外甥老爺”,這些促狹的神仙就再也不敢作弄外甥老爺了。
而這個“外甥老爺”,成仙之前是我們日入塢一戶人家的外甥。事情是這樣的:日入塢底有個仙師殿前,住著一戶燒窯的人家。夫妻倆人沒有生育,領了一個外甥當兒子。這個外甥本來就有點仙骨,天天在仙師殿前過往,就得著了仙氣。到后來,居然可以進到剛燒好的窯里,若無其事地把還紅得發燙的磚頭端出來。一點也不會傷到身手。旁邊的人看了覺得奇怪,就和他娘舅去說。娘舅說,那是我外甥本事大,好啊好啊!舅姆卻害怕了,她害怕這樣的本事是要成精了。如果她家里出了精怪,豈不是要倒灶嗎?她就在出窯時躲在旁邊看。一看外甥真的端著紅的發燙的磚頭在出窯。她就叫手下人在外甥再次進窯的時候封了窯門。手下人是吃老板的飯,受老板管的。她說封窯就封窯,反正死了也是她的外甥。就真的把窯門封了。外甥老爺出不來,象磚頭一樣被窯火燒著。燒著燒著他就燒成了仙,化作一股青煙走了。
這個燒出來的神仙象一團火球,到了西天門王母娘娘的瑤池外面,怎么也不讓進去。他只好在日入柱山上急得團團轉。用扇子扇,不行。越扇越紅。在草地上滾,也滾不掉滿身火氣。跳到溪水里洗,當時好一點了,爬上來就又成了一個火球。怎么辦呢。他還是個小孩呢,就坐在山上哭起來。正哭得起勁,一個甜甜的聲音飄進他的耳朵:“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他用手背擦了擦眼睛一看,哇,是一個漂亮的小仙女在問他。他抽抽嗒嗒地說:“別人都叫我外甥老爺”。也對呀,他是老板的外甥,窯廠的工人當然這樣叫他羅。小仙女笑起來。你都做老爺了,還要哭!他真的不好意思再哭了,就把如何被燒成仙如何進不了西天門的事一五一十向小仙女說了一遍。
小仙女說了,你不要著急,我就是白茶仙子。你這個是內火,靠水洗靠滾草地都不行。我有辦法讓你消火。
外甥老爺將信將疑地問,你只是個茶仙,又不是藥仙,真的可以幫到我嗎?
白茶說,小孩子不懂不要亂說。你知不知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這說明“茶”可以解毒、可當藥用。唐朝《本草拾遺》中提到“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難道我還治不了你小小的內火嗎?
果然,白茶輕而易舉就除去了外甥老爺的內火,把一個火球小仙變成了衣冠楚楚的“外甥老爺”。從此,外甥老爺就成了蟠桃大會上的常客了。
三、方臘與白茶仙子
在日入嶺的山背面不遠處有個叫回龍橋的地方埋葬著農民起義軍領袖方臘的英魂,中余有個叫方家的地方,就是方臘的后代繁衍生息的處所。
想當年方臘振臂一呼,義旗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所向披靡。起義失敗的原因眾多,在日入嶺有一種傳說是這樣的:方臘起義是天注定的,皇帝都替他找好了,就是羅英秀才。但是羅英秀才遭到上天懲罰做不成皇帝了,所以方臘也跟著倒霉,這是一。第二,憑方臘起義軍的英勇善戰,官家是無論如何也打不贏他的。但是后來宋江被招安,官家用宋江來鎮壓方臘,等于是農民起義軍內訌。在內外夾擊之下他才慘遭失敗。這些都不是方臘的錯,但結果卻由他全部承擔。因此,方臘死后葬在日入嶺下的回龍橋,他死不暝目,冤氣直沖九霄。這股冤氣前沖后突,跌宕升騰,常常搞得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都有點愁云慘霧。玉帝因為錯怪了羅英秀才,好象覺得自己也有點對不起方臘,就有點聽憑他發發怨氣算了的意思。但長此以往,也不是辦法呀。正當王母和玉帝也一籌莫展之際,白茶仙子開口了:方臘的怨氣,還是讓小仙去想想辦法吧。王母當然滿口答應了。
白茶就每日到回龍橋陪著方臘喝茶解悶,談古論今。時間一久,方臘的冤氣中那股陰毒之黑就被白茶的“兒茶丸”化解了。現在,方臘的冤氣雖然依舊沖天,但因為沒有了陰毒的黑氣,都變成了繚繞的濃霧。日入嶺的霧終年都是到九點半之后才能化開,越到晴天霧越濃。濃霧生成的水滴滋潤了高山云霧中生長的白茶。而且,據說日入塢的溪流也是王母娘娘為了獎賞白茶化解黑氣的功勞,從瑤池水中分出一支來恩賜給日入柱山的,這條溪流水不大,但常年潺潺流淌,大旱之年也從不干涸。這樣,白茶上有方臘的濃霧滋潤,下有瑤池的泉水灌溉。所以,日入柱山的茶葉能入選貢茶并專供太子享用,成為形實相符的“太子茶”,也就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