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界早有「北包種、南凍頂」之說,指的是坪林文山包種茶與南投鹿谷的凍頂烏龍茶,二者皆為臺灣茶的翹楚。凍頂烏龍,我們已經說過了,這次,來說說文山包種。
文山茶
文山是臺灣臺北的一個地區,是臺灣制茶的最早發源地。200多年前,文山地區就種植了近300公頃的茶園。
文山地區包括臺北市文山、南港,臺北縣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區。約有2300多公頃,茶園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區,環境特殊多丘陵,溫暖潮濕,云霧彌漫。尤以坪林地區山明水秀,氣候終年溫潤涼爽,土壤肥沃,特別適合茶樹生長。
所以坪林所產的文山包種茶品質特佳,更是有“坪林包種茶”等于“文山包種茶”的印象。
什么是“包種”茶
什么是包種茶?網上訊息不一。
其中頗有意思的一個說法是,包種茶是古時舉人喝的茶,取其諧音“包中”,寄予“包中狀元”美好之意。
而從傳播度來說,包種茶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大概為距今一二百年道光光緒年間,泉州府安溪縣茶農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將制好要進貢的茶葉,每四兩裝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產的毛邊紙二張,內外相襯包成長方形的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再蓋上茶葉名稱及行號印章,據說光緒帝對此茶賜封為“包種”。
從此之后,這茶就稱之為“包種茶”。
文山包種的特點
包種茶是個有趣的存在,是臺灣烏龍中最“綠茶化”的代表,由于輕度發酵,亦稱“清香烏龍茶”,又叫清茶。風味比較趨近于綠茶,介于綠茶與凍頂烏龍茶中間。
文山包種外形自然卷曲呈條索狀,色澤深綠,湯色蜜綠鮮艷帶金黃,香氣清新幽雅像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
好的包種茶首先注重的就是香氣,這種高香味的茶,貴在開湯后香氣特別濃郁。香氣越濃郁也代表品質越高級,入口滋味甘潤、清香,齒頰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濃、醇、韻、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霧凝春”的美譽。
文山包種的香氣以天然花香著稱。這種清雅的香氣就是文山包種典型的特征。沒有一種茶類像文山包種茶如此講究香氣品質,世界上最講究香氣品質的茶類可說就是文山包種茶了。
沖泡方法
那么,應該如何沖泡一杯文山包種呢?
第一泡:約90°C水,20-30秒出,定點注水;
第二泡:約90°C水,30-40秒出,定點注水;
第三泡:約90°C水,40-50秒出,定點注水;
第四泡:約90°C水,50-60秒出,定點注水。
以后均60秒出,可根據個人口味適當增減,十泡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