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僅在杭州存有兩份,200多年前海底沉茶昨回老家
海底沉睡200多年的中國綠茶———安徽休寧松蘿茶要回娘家了。昨天,安徽休寧縣政協主席鄭建新一行8人,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行了簡單而莊嚴的“迎親”儀式。
1989年,瑞典“哥德堡號”沉船殘骸被打撈出水,吸引全球眼光。其中,370噸中國茶葉中,數量最多的是安徽休寧地區的松蘿茶,這也成中國茶葉出口的佐證。哥德堡號是18世紀瑞典東印度公司的海上巨輪,1745年9月12日,滿載而歸的哥德堡號即將駛進哥德堡港口時沉沒,距海岸僅900米。
沉船當時,茶葉箱共有2000多只,打撈出的茶葉多數已霉爛,部分錫罐封裝嚴密,未受水浸而變質。經茶葉專家品測,茶葉為清乾隆時出口的中國武夷茶和安徽松蘿茶。這些沉船茶葉非常珍貴。
哥德堡號沉船茶樣在中國茶葉博物館保存有兩份,而中國館藏也僅有這兩份,其中一份還是瑞典駐上海大使館1992年贈送給博物館的。
“回家”的茶葉,就是其中一份,它被裝在一個密封罐里。茶樣只有15克,淡綠的茶葉呈粉末團塊狀,湊近它,依然能聞到淡淡的茶香。
“茶樣回家后,我們要把它放在休寧著名的狀元閣里。”安徽休寧縣副縣長王建說,4月16日-4月18日,休寧要舉辦第八屆茶交會展,200多年前的松蘿茶將是名副其實的“鎮茶之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