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區堅持“科技興茶”,在茶葉加工領域不斷自主創新和技術革新,促進了黃山毛峰品質大幅提升,推動了茶產業跨越發展。
日前,在徽州區光明茶廠,一項由“土專家”發明的“提香”技術正在被運用于茶葉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是一道新增加的工序,它在提升茶葉品質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介紹,這套機械根據傳統手工提香原理,采用了原生態(木和竹)材質,通過自動控制裝置,對茶葉進行均勻低溫、慢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葉內質,從而使茶葉變得更香,進而提高茶葉品質。
借助“提香”機,光明茶廠生產的黃山毛峰品質上升了一個臺階,也格外受到市場青睞,廠長謝四十告訴記者,通過提香機生產出的茶葉,價格增長了20%以上。
近年來,徽州區按照“自主設計、自主開發、部門指導、企企合作”的模式,對茶葉殺青、理條、烘干、提香等全過程加工環節實施了技術革新,著力從“色、香、味”上全面提升黃山毛峰品質。先后投入4000多萬元,分別研制出電殺青、連續化理條、無級調速烘干等8項自主創新產品,其中,6CST80型電殺青整形機、黃山毛峰干茶分級機等4項產品獲得國家專利,高溫蒸汽能源轉換裝置為國內首創。
通過自主創新,如今,徽州區已擁有黃山毛峰清潔化、連續化生產線12條,茶葉加工機械1800臺套,茶葉加工機械化率達到100%。進而,黃山毛峰茶產業也取得了跨越發展,銷售產值每年以25%的幅度遞增,不僅暢銷國內外,并被定國家禮品茶。預計今年黃山毛峰產值將達到近2億元,相比去年增加28%,茶農人均增收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