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道成自封相國、齊公(479年)-----
蕭道成(427—482),字紹伯,祖居東海蘭陵(今山東棗莊東南),遷居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劉宋時是一個“布衣”。
從戎后屢立戰功,幾次升遷,為劉宋中央禁衛軍將領。乘劉宋皇族內亂,掌握了軍政大權,477年殺廢帝劉易,立10歲的劉準為順帝。
公元479年4月9日(劉宋升明三年三月初二日)蕭道成自封為相國、齊公。
1個月后迫順帝禪位,蕭道成稱帝,改國號齊,年號建元,劉宋亡。
法國里昂工人第二次起義(1834年)-----
里昂工人起義共有2次,第一次在1831年11月21日,第二次在1834年4月9日。
第一次里昂工人起義失敗后,法國七月王前頒布了禁止工人集會、結杜的命令,并于1834年2月,以煽動結社的罪名,逮捕了6名工人互助會領袖。
1834年4月9日,法院開庭審訊被捕工人領袖,全市工人涌向法院,反動軍隊向工人開槍,打死1人。于是工人筑起街壘和敵人展開戰斗,爆發了第二次里昂工人起義。工人提出了爭取民主共和國的要求,在鮮艷的紅旗上寫著“不共和毋寧死!”的口號。這次起義得到巴黎、馬賽工人群眾的響應。
1萬多反動軍隊鎮壓工人起義,經過6天的戰斗,第二次里昂工人起義失敗。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標志著法國無產階級已經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美國內戰結束(1865年)-----
美國內戰又稱南北戰爭(1861—1865),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1960年,區對奴隸制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總統,預示奴隸制的潰滅。
1860年12月,南卡羅來納州首先退出聯邦,南方11個州于1861年2月在蒙哥馬利市集會,成立南方同盟政府。
4月12日,南方軍炮轟查爾斯頓港外的薩姆特要塞,內戰爆發。開始時聯邦軍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的宣言》后,戰局起了根本的變化。
1863年,聯邦軍轉入反攻。7月,東部戰場取得匹茲堡戰役的勝利和攻克西部的維克斯堡。
1865年4月3日,格蘭特率部攻克里上滿。
4月9日,南方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率殘部2.8萬人在弗吉尼亞的阿坡馬托克城向聯邦軍投降,內戰以北方的勝利結束,為美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清了障礙。
道威斯計劃發表(1924年)-----
道威斯計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協約國處置德國賠款的計劃。
1923年12月,以美國銀行家道威斯為首的專家委員會,赴德調查,研究德國賠款問題。
1924年4月9日,由法、比、意、英、美5國代表團發表擬訂的報告,史稱“道威斯計劃”。計劃于8月協約國倫敦會議上通過。主要內容為:由協約國監督改組德意志銀行,穩定德國通貨;在賠款總數尚未最后確定之前,規定德國頭年應支付10億金馬克,以后逐年增加,到第5年增至25億金馬克;規定清償賠款的實際保證為關稅、間接稅、鐵路收入和工業稅收;為穩定德國幣制,協約國先貸款8億金馬克(合2億美元)給德國,美國承擔其中的1.1億美元。
“道威斯計劃”使德國經濟很快恢復起來。
納粹入侵斯堪的納維亞半島(1940年)-----
1940年4月9日,德軍突然越過丹麥邊境占領了哥本哈根,開辟了一個歐洲新戰場。丹麥人毫無準備,德軍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地從陸地和海上長驅直入。
入侵后幾小時,挪威對德宣戰,并炮擊了行駛在奧斯陸海灣內的4艘德國戰艦。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陷入一片恐慌之時,奧斯陸的報紙號召人們在暴風雨中保持鎮靜,“我國的形勢十分嚴峻,但此時我們應保持冷靜。”
德國空軍配合陸上和海上的侵略軍作戰,但未進行轟炸。飛機散發了傳單,內容指責英國使北歐卷入戰爭。傳單稱英國溫斯頓·丘吉爾 “是本世紀最大的戰爭販子。”說他正在準備進攻挪威和丹麥。按傳單的說法,德軍的介入僅僅是為了保護這兩個國家。
格魯吉亞獨立(1991年)-----
格魯吉亞共和國位于亞洲西部,極小部分領土位于歐洲,西瀕黑海。面積6.97萬平方公里。人口545萬,70%為格魯吉亞族,余為亞美尼亞族、俄羅斯族等。格魯吉亞語言為主要語言。首都第比利斯。
公元前6世紀格魯吉亞已出現國家科爾希達王國。在漫長的歷史中,外族曾多次入侵,幾經分裂。
1783年后俄國對其擁有宗主權。
1921年成立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作為南高加索成員與俄羅斯、烏克蘭等共組蘇聯。
1936年南高加索聯邦撤銷后,加盟蘇聯。
1991年4月9日宣布獨立。
1992年6月9日與中國建交。
中國制定國民經濟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1991年)-----
1991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綱要》總的日標是在大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上,使國民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到本世紀末比1980年翻兩番。生活水平從溫飽達到小康,為21世紀初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奠定物質基礎確立。
確立“八五”計劃的基本任務和綜合經濟指標。基本任務努力保持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基本平衡,在控制通貨膨脹的前提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促進經濟的適度增長。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逐步改善財政收支不平衡狀況,199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3250億元,比1990年增長33.6%,平均每年增長6%。
中國普洱茶葉節(1993年)-----
1993年4月9日至11日,在云南省的思茅和普洱舉行了首屆中國普洱茶葉節。等日由思茅地委、行署主辦。節日期間,舉辦了“國際普洱茶學術研討會”,展演了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組織了大型商品交易、邊境貿易、經濟協作項目洽談以及熱帶、亞熱帶自然風光,少數民族風情和老撾、緬甸邊境旅游,整個節日活動豐富多彩,富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