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陽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地理條件,發展茶葉產業潛力巨大。”在松陽掛職任縣長助理近一年的浙江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研究所副所長鄭備軍,在談及松陽優勢產業發展時,聊得最多的,便是茶葉產業。在他看來,松陽縣如果能倚賴先天優勢培育出高品質的天然有機茶,使松陽茶葉暢銷市場,不僅能使廣大茶農、茶商迅速致富,而且還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打響松陽茶葉這張“金名片”。
去年5月,鄭備軍教授初來松陽時,就被松陽縣規模初現、生機盎然的茶葉產業深深吸引,經過數月深入基層的調研,他撰寫了《松陽茶葉產業和浙南茶葉市場調研報告》文章,對松陽茶葉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有效的指導。
鄭備軍教授認為,目前松陽茶葉產業還只是局限于茶葉種植、加工、經銷這幾個環節,離真正的“支柱產業”還有一定的差距。“松陽茶產業要真正成為地方支柱產業,就必須加強茶葉產業鏈的研究,提高產業效益。”鄭備軍教授說,提高產業效益需要積極引進茶葉深加工企業,著力開發茶葉飲料、茶多酚、茶葉護膚品等深加工產品,進一步提高茶葉附加值。要加強茶葉品牌與綜合開發利用的研究,提高品牌效益,提升茶葉品質。同時,積極發展與茶葉相關的配套產業,延長茶葉產業鏈,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生物農藥、茶葉專用肥料、茶葉加工裝備制造、茶葉包裝及茶具生產等茶葉相關配套產業,延長茶葉產業鏈,提高行業綜合經濟效益。此外,還應著力于發展茶葉加工業,把初級產品轉變為特色加工產品,提高茶產品加工轉化率,增加后續效益。“產業要順利發展,市場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環節,因此松陽茶葉市場應該加快管理體制的改革,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唯有如此,才能促進松陽茶葉產業向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成為富有活力的優勢產業、支柱產業。”
談起松陽茶葉產業的未來發展,鄭備軍教授充滿信心:“今后五年是松陽茶葉市場穩步發展,做大做強的關鍵期。松陽縣將通過五年發展,茶園面積將進一步擴大,產業對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市場年交易量能達到10億元,輻射的市、縣將達到20個以上,真正實現‘全國綠茶集散地’和‘浙江生態綠茶第一縣’的目標。屆時,茶葉市場的規模將開發到三期,市場的功能將進一步完善,市場對第三產業的推動力將更強,‘以茶興縣,以市強縣’的帶動能力將充分顯現。松陽茶葉這一張‘金名片’一定能叫響全國乃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