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洞庭(山)碧螺春茶開采大約還有一個星期,但今年東西山茶葉的創新經營模式已正式出臺。昨天,洞庭東、西山分別成立碧螺春茶葉專業合作聯社,29家茶葉合作社、6176戶茶農實行“六個統一”,以降低經營成本,提升茶葉經濟效益。成立茶葉專業合作聯社,在全省乃至全國是首創。
種茶炒茶是吳中區東西山農民的主要產業,涉及當地上萬戶茶農的收入。目前,東西山約有2.8萬畝投產茶園,去年茶葉總產量295噸,產值超億元。近幾年,東西山先后組建了30多家茶葉專業合作社,成功注冊54只商標品牌,茶農組織化程度和經濟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通過組建合作社,原來一家一戶分別種茶、炒茶、賣茶的“小農經濟”經營模式被有效整合。東山鎮農林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目前的茶葉銷售大多以禮品茶為主,讓市民現場采茶、炒茶、喝茶的“茶葉三產經濟”發展程度仍然不夠。成立茶葉專業合作聯社就是要通過組建“龍頭型”企業來優化、提升目前的碧螺春茶葉經營模式。
洞庭東、西山茶葉專業合作聯社分別有17家、12家專業合作社入股,每家合作社出資5萬元認購股份。合作聯社覆蓋了東山鎮、金庭鎮80%以上的行政村和60%的茶農,入股茶園面積約1.4萬畝。合作聯社重點在確定品牌、宣傳策劃、質量標準、銷售窗口、指導服務、開發三產等六個方面實行統一,兩個合作聯社運作成功后,將有可能分別以一個統一的品牌商標面市。
吳中區農村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成立合作聯社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整合資源,便于延伸茶葉產業鏈,發展茶文化和旅游業,推進茶葉生產銷售向三產服務業過渡。
【相關鏈接】
茶葉采摘過早容易味道淡
外地新茶開始紛紛上市,心急的茶客不斷在問,何時才能嘗到本地碧螺春茶?在一部分茶客的概念中,新茶越早越好。但是,茶葉專家說,碧螺春茶葉并非越早越好。
據茶農介紹,今年碧螺春的開采時間大約要到3月20日以后,批量上市則要等到3月底4月初。
據吳中區農林局有關人員介紹,前幾年,受“新茶越早越好”和“新茶越早越貴”的觀念影響,本地碧螺春茶葉的開采時間逐步從常規的3月下旬,前移到清明節前半個月左右。專家說,碧螺春茶葉的生長需要一段時間的有效積溫,日平均氣溫在15度以上最適宜茶葉的生長發芽。如果過早采摘嫩芽,由于光照和積溫不足,茶葉容易出現葉嫩、味淡的現象。
金庭鎮農林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預計今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價格將會上漲,總產量將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