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國家質監總局、浙江省質監局、杭州市質監局會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院的茶葉考評員,對建德苞茶進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審定。副市長徐建華出席了審定會。
徐建華向專家審定人員介紹了我市開展建德苞茶保護工作的情況。建德苞茶(原名嚴州苞茶)創制于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初產于三都小里埠、梅城東關。建德苞茶盛產期在清末到抗戰前,年產量最高時達2萬公斤,銷往杭州、上海、南京、天津、武漢、廣州等地,1949年以后,產量銳減。
改革開放之后,建德苞茶又恢復生產。建德苞茶先后榮獲中國名茶、浙江省名茶等榮譽稱號。建德獨特的氣候尤其適宜建德苞茶的生長。
專家審定人員從建德苞茶的名稱、種植條件、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和分析,一致認為建德苞茶是一種有較高知名度的名茶,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專家審定人員要求原產地注重生產工藝的提高,既能保持傳統的特性,又能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專家審定人員原則上通過了建德苞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