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種植瑪玉茶已經有了400多年的歷史,而黃連山腳下早就有了野生茶樹。在目前發現的上千株野生瑪玉茶茶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生長于綠春瑪玉村旁的一株主干直徑達84厘米,樹高有10余米的大茶樹。這株茶樹已經有1700多年的樹齡,是世間少有的茶樹王。
近幾年來,旅游特產綠春瑪玉茶的知名度越來越高。主產瑪玉茶的紅河州綠春縣茶葉公司,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在加強茶園和隊伍管理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加工工藝和新產品的開發,使瑪玉茶在市場上保持了較好的競爭勢頭。
目前紅河瑪玉茶的種植已經由以前田間地頭零星種植,發展為現在的大面積種植。至今為止,縣茶葉公司已經擁有了4400多畝茶園,年產瑪玉茶近13萬公斤。產品銷往云南省內外,遠銷摩洛哥、巴基斯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綠春瑪玉茶按原料等級和制作工藝分為特級和普通級兩種:
①:特級瑪玉茶選用發育健壯、初展完整的一芽一葉瑪玉鮮茶為原料,經殺青、初揉、初干、復揉、烘焙、揀剔等工藝精制而成;
③:普通級采瑪玉茶一芽二至三葉,以云南大葉茶烘青制作工藝進行加工而成。
瑪玉茶已經由過去單一的產品發展為系列產品,有瑪玉銀針、紅河瑪玉茶、夢之春、千里香、七葉參、炒青、綠茶、云霧等多種品種。其中瑪玉茶曾連續三屆被評為云南省優質旅游特產名茶,綠春瑪玉銀針被列為首屆“昆交會”指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