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日本茶道文化介紹
日本茶道世代相傳,數百年長盛不衰。而茶道連同能樂、俳句、水墨畫、庭園藝術等,又無不受到禪文化的滲潤,并形成“空寂”與“閑寂”的美學思想,今天仍支配著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下面詳細介紹日本茶道文化。
在日本,茶道組織遍及全國,研習茶道的人據說有四五百萬人之多,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有位日本友人對我說,在京都,你不應問女性“您是否學習茶道”,而應問“您學習的是哪家茶道”。
日本茶道的源流,應上溯至8世紀上半葉。那時日本從中國引進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國貴族書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經過四五個世紀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紀,千利休提倡茶道應以“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為根底,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追求至簡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書院式的茶道,發展為草庵式的茶道,從茶室建筑、裝飾和擺設,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樣式和吃茶禮儀,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俗稱“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禪一昧”的說法,茶道也因此成為修煉精神和交際禮法之道。
平衡現代人的身心
如今日本茶道流派紛呈,最著名的是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家。不少茶室的內外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茶道的精神本質不變,仍然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人將茶道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一是作為禮儀教育,以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茶道是日本中小學生課余學習的重要科目,就像我國許多家庭將自己的小孩課余送去學習鋼琴或其他樂器一樣,起到了修身養性的作用。此外姑娘出嫁前,還要經過特別的茶道程序訓練,以作為主婦有條不紊地操持家務的基本訓練之一。二是作為心理輔導的重要一課,是白領階層緩解壓力、尋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勞的好方式。這類茶道活動,尤以年輕職業女性居多,她們在節假日或上茶道教室,或去庵堂參加茶道儀式,以達到清爽精神、凈化心靈和交誼的目的。日本各寺廟也都開有坐禪班,周末總是爆滿。白領階層的高級管理人員還利用舉行茶道這種形式,進行社交活動和公關活動。三是茶道作為一門文化學科的分科,列入了大學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