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詩經》這部我國最古的詩歌總集,三千年來受到喜愛歌頌的理由,尤其是在光怪陸離的今天,看到《詩》就會讓人打從心里喜歡它古樸敦厚、端正典雅的風格。無邪的情操像清涼的風吹拂著炎熱的大地。
《詩》有很多地方談到古人用香來祭祀天地神祇,祈求福祉。《大雅.棫樸》有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是說「棫和樸這兩種樹木長得非常茂盛,將之采伐做成薪柴,積在一起焚燒來祭祀天神。」《大雅.生民》之「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就是「占卜吉日,取蕭和祭牲的脂合在一起焚燒,產生香氣,使上達于神。」同一詩篇的「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意思是「我把祭祀用的食品裝在豆、登等禮器里面,香氣上升的時候,上帝就要安然來饗。」《周頌.載芟》的「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就是說「由于豐收所舉行的祭祀、酒食之芬芳,是邦家的榮耀,而椒酒馨香,能養年老之人,使之壽考安寧。」以上的詩篇從各種不同使用「香」的方法,來敘述古人誠懇地向上天禱告的情形,多么純樸多么感人的香氣啊!
再者,《詩經》之中也提到很多可愛的有香植物點綴著古人的情趣生活,諸如松、柏、竹、梅、檀、荷、蕑(蘭)、芍藥、椒、蕭等。《國風.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意思是「梅子成熟落下來了,想求取就要及時。」這是詩人勸說男女到了適婚年齡就該結婚,不要錯過。講到梅就想到林逋「山園小梅」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梅花的香是自古以來中國人的最愛,而誠如林逋所言,梅花的香在黃昏時刻最為芬芳美好。
《國風.鄭.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這是女子戒男子勿非禮入侵,踰墻而踏折檀木。縱然喜愛,也不可隨便,流言可畏也。檀木就是檀香木,可供熏香禮佛、增加生活情趣之外,還可以作高級家具、扇骨等。
《國風.鄭.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這是女子約會男友都在風光明媚的好地方,沒看到男友,卻遇到狂徒的詩。荷花就是蓮花,有很多品種,會隨著品種的不同而香氣各異,古人有用蓮花來熏茶,使茶帶有蓮花的香氣。
另外,在《國風.鄭.湊洧》及《國風.陳.東門之枌》中在相別之時贈送芍藥、椒等香草給對方,真是浪漫而詩意的愛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