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是將鮮葉采下后,隨即手工殺青,然后攤涼揉捻,揉捻一道后,經充分解塊,均勻地攤在蔑笆上,曝曬到半干時,再復揉一道(稱為收二道漿),然后抖散,曬干即成。大白茶成品外形美觀,白毫特顯,茶味清香,并具有橄欖清香的特點。在封建王朝時曾制成龍須茶,以紅絲線扎成谷穗狀,進貢朝廷,稱為白龍須貢茶?,F在的大白茶已改為烘青茶做法。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二、三葉初展,經殺青、揉捻、烘干而成。大白茶外形條索碩長壯實,銀毫閃爍,形狀優美。內質香氣濃郁清鮮,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沖泡在玻璃杯中,恰似片片玉蘭茶瓣懸浮水中,令人興趣盎然。
此外,夏天經常喝白茶的人,很少中暑。專家認為,這是因為白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具有退熱、祛暑、解毒的功效。白茶的殺菌效果也要強過綠茶。美國紐約佩斯大學的米爾頓·斯奇芬伯博士最近指出,他和研究人員把白茶放入牙膏里,再涂在有細菌的實驗臺上。實驗證明,混合有白茶的牙膏,殺菌能力顯著增強。因此,他認為,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潔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