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地茶可達國標 全國防控示范茶園落戶大渡崗
近日,一個面積達500畝的全國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茶園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崗茶場建成。與此同時,在此基礎上立項的有機普洱茶新產品也將在這片4萬畝連片茶園中開發生產,這意味著臺地茶也可完全達到國際食品衛生檢測技術標準,讓消費者喝上臺地有機原料的健康普洱茶,將從田間地頭開始放心。
引入生物防控技術
在位于西雙版納大渡崗茶葉實業有限公司的萬畝連片茶園中,這片綠色防控示范園與普通茶園不同的是,茶園中除了栽種了大量的香樟樹和燈臺樹外,還在茶園中有規則地豎起了一塊塊的紙牌和保溫瓶狀的塑料瓶。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類植物能夠起到較好的無機和綠色防控病蟲害的效果。目前,示范區除了在茶園中栽種了1萬株香樟樹,2.3萬株燈臺樹外,還計劃 栽種1萬株既可防控蟲害,又可美化風景的櫻花。
通過技術人員的現場示范,記者看到,那些有規則地豎起來的紙牌是專門誘蟲的,而類似保溫瓶的塑料瓶內裝的則是專門誘殺雄性蟲害的性誘劑。技術人員介紹,通過這些生物防控技術,基本上有效地對茶園病蟲害起到了良好的防治目的,完全脫離了農藥防治的舊方式。
將開發有機新茶品
在采訪中,記者同時了解到,茶園種植中一項新的高科技灌溉技術——規模為1000畝“滴灌”技術,也于今年4月,在大渡崗茶葉實業有限公司茶場進入了建成示范階段,這一使用電腦控制的噴灌技術投入使用,將有效大幅提高干旱時期的春茶茶葉的產量。
據大渡崗茶場生產科科長李文才介紹,由云南大學的7名專家組成的課題組,在國家農業部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支持下,與西雙版納大渡崗茶葉實業公司合作,已經著手向省農業廳申請在大渡崗茶場500畝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項目的基礎上,立項進行1000畝有機茶園的建設。同時計劃投資700余萬元,進行生產線和技術措施的改進,進行每年100噸有機普洱茶的新產品開發生產。
“這個項目一旦開發成功,將對西雙版納乃至全省的有機普洱茶新產品的開發生產,起著積極的示范作用。”李文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