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個愛鐵觀音的人,總會被其熏陶得心明眼亮些;睿智豁達些;其笑意韻味也如茶。
愛鐵觀音只在自然間,好似一不小心就跌進了夢里,勾畫她的意象,竟找不到紅塵的顏色。可是葉葉總關情,浮沉之間,傾聽無語的禪意,看茶水一如春色的綢緞,冷艷如一種華貴滋養你的氣度。誰知否?一種風范,來自鐵觀音韻味。
鐵觀音具有獨特的天然香味,滋味醇厚甘鮮,令人飲后滿口生津、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兼具紅茶的甘醇和綠茶的清香,名列全國十大名茶之一,選育栽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相傳清乾隆年間,由堯陽南巖仕人王士讓制成并攜贈侍郎方望溪,方轉進內廷,乾隆因其色澤烏潤,沉重似鐵,外形如觀音合掌,特賜美名“鐵觀音”。又傳說堯陽松林頭老茶農魏蔭,篤信佛教,敬奉觀音,夢神點化,于山巖間得一茶樹,異于常者,移植炒制、品質特優,奇為觀音所賜,見其葉重色深如鐵,因而取名“鐵觀音”。人們對心怡的事物總是賦予美麗的傳說愉悅自己或他人,不知這是否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
當青龍入壺,借長江之浪,翻騰于別有洞天。茗葉兒便復活了。于是你的精神與鐵觀音的精神相融·,濃淡相宜,雅致經心。就這樣,沸騰的安溪水,澆出一泓人生哲學,將大唐文化洗禮得更加明晰。于是,一杯鐵觀音流淌出一條長長的黃河,積淀了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和內涵,卷起滾滾波濤,涌動在每個愛茶人的血脈中。這是一條多么漫長的路程,積淀·了安溪人、安溪的山山水水多少底蘊?經歷了多少春秋?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前時常有杯溫暖的茶,若再能從容不迫的品味,這就是演繹生活方式的精妙情節。此刻,誰還理會天高云淡地厚塵紅。這時,也許一首詩誕生了,一個傳奇流行了,惹得多少品茶人心曠神怡地去捧讀。是的,多少人生來自鐵觀音的暗示,生活的秘決在玩味中領悟,不經意間,一份甘醇,便成了千古絕唱。我常傾聽鐵觀音細語,纏綿不斷。入喉,不僅暖胃,也如山澗洗心。誰只要喝出本色就領略了人間最好的風情。
近日里讀報,喜得一振奮人心的消息,鐵觀音竟占據了京城茶業的70%。鐵觀音的魅力,來自何處?不言而喻,是她的故鄉安溪。這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樣地養育了聞名遐邇的鐵觀音?因了鐵觀音,我竟為安溪這般牽腸!這般驕傲!
可以說向往安溪,認識安溪是從“鐵觀音”開始的。先后來過幾趟安溪,對茶園、茶廠有了較多的感知,我開始知道,長年朝霧夕嵐、溫和濕潤、峰巒競秀、泉甘土赤的安溪是個得天獨厚的茶區,茶山如海,綠浪起伏,有60多個優良品種: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葉烏龍等,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茶葉暢銷港澳、新馬、日本、歐美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真可謂香飄萬里!安溪人養育了茶,茶養育了安溪人;難怪安溪人一說起茶來,總是聲情并茂,敬若神明。
鳥龍茶介于紅、綠茶之間,是一種半發酵茶,成茶品名大都以茶樹品種命名。鮮葉經過晾青、曬青、搖青、直至“青蒂綠腹紅鑲邊”,繼而經過炒青、包揉、烘干等十幾道工序,而后加工成精茶。于是此時的茶早已不是原始意義上的茶了,她已被注入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已上升為茶文化,她集歷史、哲學、經濟、宗教、民俗、禮儀、科研、教育、醫學、園藝、陶瓷等方面于一堂,也熔詩詞、書畫、歌舞、戲劇、文學等藝術于一爐,茶便作為一種智慧與文明的象征款款入世。
一路風塵,佇立魏氏茶王前,茶樹、奇石、溪水,山嵐、白云……演繹《茶經》深奧的精髓。我明白了,她在滋養一顆溫和的心,誰聞到她的香味,日子就更超脫了,這時的茶帶著你的精神悠然出世。
又見安溪,又見鐵觀音,喝一杯,天寬地廣一杯,點點滴滴滲透的美,怎不潤我為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