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萎凋的目的,一是蒸發部分水分,降低茶葉細胞的張力,使葉梗由脆變軟,增加葉的韌性,便于揉捻成條;二是激發酶的活性和酶促反應,引起茶鮮葉中的內含物質的一系列化學變化,為形成色香味的特定品質奠定物質變化的基礎。在大生產中,萎凋分為重萎凋、中度萎凋和輕萎凋3種:重萎凋的含水量一般為56%~58%,中度萎凋含水量為60%左右,輕萎凋含水量為62%~64%。重萎凋的毛茶條索緊細,香味稍淡,湯色及葉底稍淺暗。輕萎凋的毛茶條索稍松扁多片,但香味較鮮醇,湯色及葉底色澤較鮮艷,中度萎凋居中。適度萎凋的標準是葉片柔軟,摩擦葉片無響聲,手握成團,松手不易彈散,嫩莖折而不斷,葉色由鮮綠變為暗綠,葉面失去光澤,無焦邊焦尖現象,并且有清香。
烏龍茶萎凋是指涼青、曬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葉片韌性,便于后續搖青工序的進行,同時伴隨著失水過程,使鮮葉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酶的活性加強,散發部分青草氣,有利于香氣的產生。生產表明,有曬青的成茶外形色澤油光,內質香氣較高(即起香),滋味醇爽,反之則外形色澤暗綠帶“青氣”,滋味青澀而欠醇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