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各地茶葉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但由于茶葉生產加工環節失去監控,造成茉莉花茶的生產有產品標準而無法在實際生產中實施。市場上茶葉外形象是一致的產品,而內質偏差很大。讓好喝花茶的北方人對茉莉花茶的質量問題不可鑒別,無所適從。下面我們針對這些情況從茉莉花茶審評的幾要點對高窨次茉莉花茶與市場上同外形同等級的花茶做比較,供大家參考。
福建省福鼎市是我國生產高窨次特種(高級)茉莉花茶的原產地。天然的自然條件加上兩個國優茶樹良種(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幼嫩的芽葉,加工生產出品種繁多的特種工藝造型茶和高級烘青綠茶。其外形滿披茸毫,銀白閃亮,多姿多彩有圓形、扁形、彎曲形、瓜子形、針形、蝴蝶形、玉環形、束形(如綠牡丹、元寶茶等)、條形(如大白毫、大龍毫)等等。應用這些品種加工的特種(高級)茉莉花茶的工藝標準要求要達到6—8個窨次,其產成品特點如下:
1、外形。6—8窨的產品形狀獨特,完整潔凈,色澤嫩黃,無其它非本批茶葉夾雜物或非茶葉夾雜物。外形色澤由于多窨次的原因,一般情況下有一定的茸毛脫落,而少窨次的同類型茶葉最大的區別是茸毛完整,外形偏白而夾雜物偏多。
2、香氣。6—8窨次的產品干聞茶葉香氣,鮮爽清香撲鼻,深吸茶葉香氣濃、純、厚。開湯后茶葉香氣一泡鮮靈撲鼻;二泡香氣濃郁芬芳;三泡四泡香氣持久;五泡六泡還有余香。而少窨次的茶葉初聞有茉莉花香,深吸茶葉香氣低、短、薄。開湯后茶葉一泡尚香,二泡有微香,三泡香盡或有其它異味。
3、滋味。6—8窨的茶葉中的茶多酚和非溶于水的蛋白質由于后發酵的作用轉化可降低茶葉的澀味,提高茶葉的可溶于水的蛋白質等內含物。滋味醇厚爽口、回味清甜。喝茶湯后舌根、牙齦滿口生香,香氣能有沖鼻的感覺。少窨次茶葉由于茶多酚和非溶于水的蛋白質后發酵作時間短,其滋味偏淡、回味感弱、香氣低沉。
4、葉底。達到高品質標準的茶葉其葉底一般情況下完整均勻一致、芽狀肥嫩無別的夾雜物。而達不到標準的茶葉,芽頭參差不齊,有其它季節的茶葉摻合,芽頭有粗有細,甚至有些產品還出現紅梗、焦邊等現象。
這里特別還要注意一點,茉莉花茶標準的出廠水分為8—8.5%,一般情況下含水量不允許超出8.5%。但是有些生產廠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彌補茶葉窨次少、茉莉花茶內香不足,故意把茶葉出廠的水分提高到9%以上。一方面茶葉干聞時鮮靈度好,也就是我們經常在批發市場上碰到的聞起來香而喝不香的茶葉;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茶葉重量,但這些超出出廠標準水分的茉莉花茶保質期短,很容易劣變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