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茶審評中剖析幾點品質問題
花茶是指以烘青綠茶加窨制鮮花而成的我國特有的茶類種類。
我國當前以生產茉莉花茶為主,其品質特點應具有茶的清香和花的芬芳,兩者結為一體,泡飲之時倍覺清爽。花茶的級型和其他茶類一樣,茶坯在外形的條索、嫩度、勻整、凈度及內質的香氣、滋味、水色、葉底上有明顯的級距。窨制的成品則在各等級茶坯的基礎上側重花香和茶香的結合,通常以鮮、濃、純三個方面來評定,三者既有區別又有相關性,特別是由于窨制花茶的技術處理不當,會引起種種的不純氣味,現從審評實踐中分析幾點體會:
——濁悶味:指的花茶的香氣沉悶缺乏鮮靈感。在生產中,通花散熱是提高花茶香氣的一道重要工序。開堆散熱可掌握葉溫比室溫高1—3攝氏度時收堆,如果過早收堆,散熱不夠,就會在續窨中形成悶味。因此花茶在窨制過程中要重視涼熱適度,其中涼是指烘后茶坯或在窨品要攤涼冷卻,否則余熱影響的茶坯,產生悶熱氣味會降低成茶的品質,如政和茶廠曾經將同樣的窨品復火后分成兩組,一組茶坯水分6.5%,不經攤涼,立刻裝入袋內;另一組經過冷卻后才裝袋,然后同時取樣審評,其結果是熱袋的茶具有明顯的濁悶味,可見烘后茶葉及時攤涼是防止濁悶味的重要措施之一。
付窨茶坯溫度過高,在茶、花拌后升溫過快,縮短了鮮花的最適溫度(35—37攝氏度)條件下吐香的時間,鮮花在萎蔫的狀態下也會產生濁悶味。所以一般窨花茶坯的溫度不宜高于室溫3攝氏度,以相對地延長鮮花所要求的適當溫度和時間,促使鮮花充分吐香,以增強成品茶香氣的鮮靈度。此外如窨堆偏厚,則透氣性差,導致鮮花缺氧呼吸,也會產生濁悶味。
——水悶味:這是花茶窨制中很易產生的一種氣味。水悶味猶如剛砍的毛竹浸在水里多日后所產生的氣味,茶坯在吸香的同時,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含水率上升,另一方面,由于鮮花的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的熱量,使堆內的溫度急劇上升,一般花和坯拌和4—5小時后,堆內溫度可升到40攝氏度以上,此時花朵生機減弱,吐香芬芳亦降低,如不及時通花散熱,會導致水悶味和其他異味的產生,及時通花對避免水悶味的產生有明顯的作用。
茶坯堆放過久,水分增加到13-16%,必須及時復火,否則會使茶坯在高水分中形成水悶味。烘焙花茶坯,在工藝上不單純重視失水標準,更要注意初制殘留于毛茶的青臭味,使茶坯揮發出類似冰糖般清爽的香氣。一般說火溫偏高,烘后產品有火澀味,火溫偏低,烘后產品香雖鮮而味沉不耐儲存,應掌握火溫適當,烘后產品既鮮靈又有醇厚的口感。
鮮花和茶坯拌和到復火,時間不宜超過16小時。鮮花在正常情況下,吐香作用可維持10小時左右,因此茶、花拌和后9—12小時,應及時起花,否則在水熱條件下易產生水悶味。
——透素:是花茶香味透出茶坯香味這一般在低級成品中出現較多,主要因下花量過少。另外茶坯含水量與吸香功能也有一定的上關性,茶坯含水量量低,吸收香氣較充分,相反吸收香氣不足,顯得淡薄尤其在單窨的茶中容易透有茶味。
幾種產生異味的主要原因正如上述,因此只要在窨制工藝中圍繞干、涼、快三個要領,做到“七個要”:鮮花要有足夠的開放度、茶坯要充分干燥、烘后茶葉要攤涼,花、茶拌和要快而勻,通花散熱要快而涼,起花復火要及時,以及起花前后要嚴格控制含水率。只要細致地掌握這些環節,要取得花茶香氣鮮靈、持久、濃厚、純正也是不難的。
——鮮度:是指香味鮮靈程度,當開湯審評嗅香氣時,第一印象是鮮度如何,如果香氣鮮靈,一般純度也好。有些花茶香氣濃,但不一定鮮,也非上品,應在濃的基礎上求鮮,在鮮的前提下提高濃度,這樣鮮濃都具備的花茶品質才佳。在窨制中,鮮花維護好,堆薄,通花,起花及時,供氧條件好,窨制出來的茶鮮度也是好的。靈是指香十分敏銳,一嗅即感,是高檔花茶必須具有的品質特征,鮮靈突出的花茶是能夠補救原料上的一些不足,相反失去鮮度就會降低品質特征。為了得到鮮靈度好,工藝中采用提花,以補鮮度不足,但這樣的花茶多數含水率偏高,不耐貯藏。
——濃度:是指花茶的耐泡率,香氣持久耐泡為濃度好的花茶,在級別規定的用花量基礎上,窨制工藝處理恰當,則其用花量多時一定會在香氣的耐泡率上表現很準確。窨次多,下花量多,濃度就會高;相反則濃度低。三窨可三泡,二窨 可二泡,一窨可一泡,因此目前審評一般是特級以上的特種茶要三泡,二級以上要二泡,三級以下一般一泡。實質高檔茶的耐泡程度是反映品質好壞的標志,但是窨花茶適度的茶,往往容易為鮮度所混淆。所以審評高檔茶的時候,不能只一泡就作出品質高低的結認,更因為茶坯品質的優質及吸香能力也有不同,濃度以頭窨為主,應讓頭窨“吃飽”才能有底香,目前不少茶廠采用頭窨重窨的辦法,配花從每擔32斤提高到42斤,有利于濃度的提高,但對中檔以下,同是一窨花茶,下同一花量,總是下一級比上一級濃度好,這是由于一級茶坯比較粗松,容易吸收花香(粗松的茶葉組織細胞間隙大,吸香能力迅速)。因此高檔茶要提高香氣濃度不但頭窨花量用足,還要據茶坯的質量增加窨次和下花量為宜。不少茶廠為了增加濃度,采取玉蘭打底的辦法,在每擔茶頭窨時拼入0.5—0.7斤鮮玉蘭進行調理底香。借用玉蘭來“引線”,把茉莉花香帶起來,但打底的技術要掌握好,打得好可以達到濃而不“透底”。如果玉蘭花打底過量,而透了底,反而降低品質。要提高花茶品質和香氣濃度,關鍵是要嚴格選配茶坯,各級茶要逐窨下足花量,并嚴格按工藝規程及時處理工序作業。
——純度:是指花香和茶香的純正度。茉莉花茶中不能透蘭及滲雜其他香味,花香味中不能有煙味及其他異味,因此在窨制過程中,要十分注意衛生,防止污染,尤其要重視起花時取凈花渣及梗蒂,避免殘渣發酵。這就需要及時烘焙,嚴格控制火候。只有認真處理,才能保持花茶的純度。
在審評高檔茶時,第一泡以鑒別鮮度為主,第二泡則著重分析濃度和純度,在一般條件下,香氣和滋味是有相關的,香氣鮮——滋味醇,香氣濃——滋味厚,香氣低——滋味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