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喝茶也要因人而異的嗎?你是不是也盲目的跟從?要知道錯誤的喝茶方法可是會損害健康的。
對喝茶的兩個誤解:雖然中國可以稱得上“茶之國”,但采訪中專家們表示,人們對喝茶目前還存在兩個誤解。
一是覺得越貴的茶越好。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價茶,除了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中國著名茶學者趙英立說:“茶的價格由品質和級別決定。
品質主要指茶的產地和樹種,“比如大家都知道西湖的龍井好”;
級別主要和采摘時間、采摘部位有關,嫩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價格就相差不少,同樣是龍井,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就是最貴的。”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認為:“老百姓其實不需要買高檔茶,完全可依據個人經濟能力和不同的口味進行選擇。”趙英立建議,選擇100—300元一斤的茶比較合適。“這個價格,已可以買到品質非常好的茶。我建議大家在購買的時候,重品質、輕級別。有些級別高的茶采摘時間太早、太嫩,而茶的一部分營養恰是在莖里,有些便宜的茶養生效果更佳。”
二是只喝茶不品茶。
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第一種茶可滿足人們“養身”的需求,比如解渴、提神、祛火、消食等;第二種茶則可以滿足人們“養心”的需求,比如抒情、禮儀、悟道等。
中國著名茶學者趙英立說,茶對人來說最大的價值是養心為主、養身為輔。“尤其是中年人,工作忙、壓力大,更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耐心地泡一壺茶、品一壺茶。人在煩躁時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時也不妨先慢慢品一壺茶,再做決定也不遲。”
喝法錯誤損營養
說到現代人喝茶最大的“失誤”,趙英立提醒,一個大茶杯,一把茶葉泡一天最不可取,這樣品嘗不到茶的真味,且長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屬析出,不利健康。“喝茶一定要做到茶、水分離,哪怕沒有專業茶具,也可準備一個帶濾網的茶壺或茶杯。”此外,“新茶不洗、剩茶不扔、茶垢不清”也是人們喝茶中容易犯的錯誤。不論幼嫩的新茶還是珍貴的陳茶,表面上都可能有農殘、塵螨污染,最好“洗”一下,頭遍茶倒掉不喝。有些人不愿洗掉茶壺上的茶垢,認為這樣可以養壺,其實,茶垢不但對健康不利,還會影響茶的味道。
趙英立最后提醒,大家還有一個錯誤認識,就是覺得喝茶會睡不著覺。“很多發酵程度高的茶,比如紅茶、熟普洱,其中的咖啡因已所剩無幾,不僅不會影響睡眠,相反,晚飯后一小時喝點助消化的茶,可以清理腸胃,有助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