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紅茶是中國歷史名茶,屬于紅茶類。有“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之說,同樣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如此的好茶,到底祁門紅茶產地在哪里呢?每種茶有其獨特之處,這與此茶的產地有著密不可分的有關系,產地的周圍的環境、土壤的成分、水分、光照等一系列都會影響祁門紅茶的口感、外形、回甘等。本文將詳細為大家講解祁門紅茶產地在哪里?
祁門紅茶產地區域僅限于祁門縣境內的箬坑鄉等18個鄉鎮。祁門產茶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陸羽在《茶經》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 祁門境內,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地面積占九成以上,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早晚溫差大,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
祁門紅茶,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簡稱祁紅。祁門紅茶產地在哪里呢?此茶產于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 祁門紅茶,全縣地區并非一致,分為三域:由溶口直上到侯潭轉往祁西歷口,在此區域內,以貴溪、黃家嶺、石跡源等處為最優,其茶葉底厚薄適中,味醇眷幽,色潤澤,發酵時間以1個半小時為準; 由閃里、箬坑特到渚口,在此區域內,以箬坑、閃里、高塘等處為佳,其茶葉底薄,條線好,味濃色佳,發酵只需1小時; 由塔坊直至祁紅轉出倒湖,這區域以塘坑頭、棕里、蘆溪、倒湖等處為代表,其茶葉底厚、味濃、色暗、枝粗大,發酵須2小時以上,這類茶葉一般以制綠茶為佳。 貴溪至歷口這一區域紅茶,因其質量最優,過去外商每年來華購茶,須待貴溪胡日順貢貢、歷口黃山、白岳3個箱到滬,乃開盤采購,故此區紅茶為祁門紅茶之冠。
祁門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是安徽的南大門,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建縣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東北有祁山,西南有閶門而得名,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全縣國土面積2257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295萬畝,茶園16萬畝,水田11.2萬畝(農民人均山場近20畝、茶園1畝、水田0.7畝)。現轄7鎮11鄉,152個村,1039個村民組,總人口18.7萬(其中農業人口14.8萬)。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5.78%(比1992年提高了4.48個百分點),居全省首位;擁有林地19.96萬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8.43%,活立木蓄積量927.6萬立方米,是省重點林業大縣。祁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國紅茶之鄉”。
祁門是安徽省的重點林區,擁有林地17.6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82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83%,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農副土特產豐富,林副產品松脂和香菇為安徽省之冠。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是“中國紅茶之鄉”,“祁門紅茶”被譽為“群芳最”、“茶中英豪”,曾兩度榮獲國際金獎。近幾年,積極開發名優綠茶,95年創制的“黃山翠蘭”牌綠茶榮獲國家農業博覽會金獎??h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銅、鋅、錳等稀有金屬礦藏,水資源開發前景十分可觀,水能量為 13.15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3.5萬千瓦。
祁門紅茶外形條索緊細勻整,鋒苗秀麗,色澤烏潤(俗稱“寶光”);內質清芳并帶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蘊含著蘭花香(號稱“祁門香”),馥郁持久;湯色紅艷明亮,滋味甘鮮醇厚,葉底(泡過的茶渣)紅亮。清飲最能品味祁紅的雋永香氣,即使添加鮮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飲紅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適。祁門茶葉,唐代就已出名。
祁門紅茶產地在哪里?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后,大家已經明白了。無論云南特色產品的普洱茶,還是武夷山的大紅袍,或是安溪的鐵觀音,只要大家選擇適合自己體質、口感的茶就是一杯好茶。好茶與價格、產地、品種、品牌無關,只與自己的喜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