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事茶藝表演也好,還是去茶葉公司也罷,這輩子,我恐怕不會離開茶了。”熊丹說,愛上茶藝,可能是一瞬間的吸引。但是,當靈魂契合之后,這種選擇就是一輩子了。
茶藝科班出生對茶藝一見鐘情熊丹是一位90后女孩,今年21歲,出生于江西南昌。
小時候,她對茶并不陌生。爺爺喜歡喝鐵觀音,泡茶時,熊丹偶爾會喝上一口。在她的印象里,泡茶就是把水燒開,抓一把茶葉,然后把開水倒進去,再沖泡出來。
這種觀感在熊丹就讀南昌女子職業學校時發生了改變。
當時,學校的各種社團組織招新,社團骨干會在舞臺上表演以吸引學弟學妹。熊丹就被茶藝表演深深吸引。“學姐在舞臺上表演時那種從容淡定,特別美,令我深深折服。”熊丹說,那一瞬間起,她著魔似的喜歡上茶藝。那年,她才15歲。
隨后,熊丹毅然選擇了中國茶藝專業,開始了茶藝道路的“科班”訓練。她也幸運地入選了學校茶藝社團,進入茶藝隊,開始接受專業的茶藝表演訓練。
咬著“筷子”練微笑茶藝師的微笑為什么特別甜美。熊丹說,微笑也是經過訓練的。
每個中午,當別的同學午休的時候,她們正在接受“魔鬼訓練”。網絡上發布的空姐咬著筷子練習微笑的圖片,熊丹說,那是真的,她們就是這樣訓練的。
熊丹說,訓練的時候,會咬著一根筷子,貼著墻站著,挺胸收腹。訓練房有很多鏡子,對著鏡子一站就是半個小時以上,不停地笑,臉部表情就會僵硬。這時,要馬上調整心理狀態,輕輕吸一口氣,再次微笑。從心里綻放出來的微笑,才有生命的靈氣。
茶藝師演繹的是一種“茶味”,通俗點講,就是演繹一種氣質。為了讓氣質更加古典,茶藝師的課程中還有舞蹈、圍棋、古箏等選修課。這些課程熊丹都學習了。她明白,這是錘煉氣質。哪一天,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從容淡定,不驕不躁,功夫才算成了。
為奪冠從廣州來莞參賽2010年畢業后,熊丹到廣州,在廣州一家日本茶文化傳播公司任職。目前,她與幾位志趣相投的茶藝師合作開了一家茶藝工作室。
受資金和人脈的限制,熊丹尚未將全部精力放在茶藝工作室,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創業。聽說東莞市舉行第二屆十大茶藝師評選比賽,她馬上報名了。
“準備這個比賽,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下午六點半一下班,就趕去工作室,強化訓練。練到9點半回宿舍,因為回宿舍的車最晚一班是9點半。記得有一次,練到很晚,最后一班車剛剛開走,又舍不得打的,我抱著一線希望拼命追著公交車跑,最后那輛公交車還是跑了。我沮喪地蹲下喘氣,突然覺得特別難受。”熊丹說。
但最后,熊丹還是如愿以償地摘取冠軍。她說,賽前她的愿望就是冠軍。
未來,熊丹想開一家茶葉店。“一生都做茶了,不會離開茶,人生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不能學以致用。既然學了就要堅持下去。”熊丹希望在茶藝道路上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