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黃帝拜寧峰”,頃刻間,眼前的茶盞被注入半杯沸水,茶葉沉落漂浮之間,逸出縷縷茶香。
7月18日,筆者約見了這位年輕的高級茶藝師。當一身白衣的胡偉出現在筆者眼前時,從他安穩沉靜的臉上,完全看不出只是個23歲的“90后”男孩。
說起與茶藝結緣,胡偉告訴筆者,他打小就喜歡聞茶味。他說,自2006年在學校接觸茶藝開始,他深深迷上了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跟隨師傅學習茶藝,第一件事就是練習品茶,每天要喝100多種茶葉,為保持味覺,只能吃青菜等最清淡的食物。“喝茶刮油,肚子餓得直叫,我只能拼命喝水,一段時間里,朋友都說我是‘白水王’。”
練就了敏銳的味覺,他甚至能品出不同海拔高度出產的巖茶的細微差別。終于,他可以提壺練習茶藝表演了。
胡偉說,用于茶藝表演的長嘴壺光壺嘴就有一米長。記得一次為了練習一個繞脖的動作,不小心把自己的脖子燙傷,為了不耽誤后面的學習,還得咬牙堅持。
練習一個動作,要持續一天、一周,甚至半個月,在這個枯燥的過程中,胡偉選擇了堅持。
學藝的那幾年,他走到哪練到哪。一次,他在路邊練習一個花式,手一滑,長嘴壺砸向路邊停著的一輛豪車,當時,他驚出一身冷汗。說著,他伸出一雙手,“看看,全是老繭,再怎么也不會滑手了。”
胡偉說,茶藝師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4個級別,在四川,中級、高級茶藝師數量不多,技師在全國也只有幾百個人。
1999年,“茶藝師”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1800種職業之一。2001年3月,誕生了《茶藝師國家標準》和《茶藝師》教程。
中國人飲茶幾千年,茶文化源遠流長。如今,茶道分為“青城派”、“峨眉派”、“芙蓉派”、“蒙山派”等幾個主要派別,胡偉隸屬“青城派”,接受了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所用的茶藝表演招式為青城十六式。如,白鶴翔青城、羽士洗丹心、天帥降妖魔、彩虹越天塹等。
“茶藝不僅僅只有表演,它還包含了禮儀。”胡偉說,茶藝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藝術,它講究茶具與茶葉的配套,不同的茶葉搭配不同的茶具,會有不同的審美效果和味覺反應,如,黑茶一般使用紫砂壺,因為紫砂壺可以使茶香得到充分的發揮,而泡綠茶一般使用玻璃器皿,為的是呈現漂亮的顏色。
“表演茶藝時,面對的客人如果是女性,雙腿輕輕并攏,身姿要稍微側坐,拿茶夾的時候用食指與中指夾住,然后繞開主客。這樣一個繞的動作,是避免泡茶者不小心把衣袖沾到茶水,如果直接拿起茶具,會給人留下不禮貌的印象。”說起茶藝,胡偉總覺意猶未盡。
“看著市場上的茶藝表演越來越作秀,我真著急。真正的茶道有多少人了解?又有多少人知道各流派的茶藝表演正在失傳?當聽說外國人教中國人功夫茶的時候,我心里感到很難過。”胡偉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走遍各地,把茶藝表演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