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晚上來泡茶聊天的人,大概從來沒想過貓空也有農業區的面貌,茶收成時期還可看到只有鄉下地方才有的采茶的畫面。
到貓空喝茶,喝的是什么?感受氣氛?品茗?還是吃土雞?木柵是個古老的茶區,當年人們因為想喝好茶特意上山來買茶,沒想到買茶、喝茶的人愈來愈多,木柵的茶卻愈產愈少,木柵鐵觀音聲名遠播,但除非行家,沒有幾個人喝到真正的鐵觀音。
木柵茶山的歷史,從1919年張乃妙、張乃干兄弟由安溪帶回1千株鐵觀音茶苗揭開序幕,經過悠遠的歷史,木柵茶區也許不如過去那樣興盛,做觀光生意的多于茶農,但還是有仍在生產中的茶園,那么,為何喝到真正木柵鐵觀音的人卻不多,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大家喝的都是偽茶嗎?
這個得好好解釋清楚;木柵鐵觀音經過這100年的演變,鐵觀音已不只是茶樹名,也是制茶的過程,也就是說,茶農可以鐵觀音茶樹制成木柵鐵觀音,也可以其它茶樹,用相同的制程做成木柵鐵觀音。而目前木柵地區種植的茶樹包含武夷、梅占、四季春等等,這些茶樹做成的茶葉都稱為“鐵觀音”,至于鐵觀音茶樹做出的鐵觀音則稱為“正欉鐵觀音”。
所以,說喝到真正木柵鐵觀音的人不多,說的是沒喝到“正欉鐵觀音”。
正在察看正欉鐵觀音日光萎凋情況的張進榮說,鐵觀音種的茶樹很難照顧,是茶農改以其它品種茶樹取代的主要原因。
晨曦茶園園主張進榮說,主要是鐵觀音種的茶樹太難照顧,才會以其它茶樹取代,但相對的,鐵觀音茶樹做出的鐵觀音,比起其它品種茶樹自然價格高,普遍來說,每斤會貴個300、400元,1斤大約1600元左右,但茶樹少茶產量也少,以他的茶園來說,春天大約產個300斤,冬天則為100斤。
正欉鐵觀音,貴的是“觀音韻”,入喉有熟果香,還帶有一些酸勁,是其它品種茶樹所無法仿效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