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歲遇到天仁證券破產,是我一生最大的挫折,我從十七歲開始做生意以來,一路都很順利。我是愛面子的人,聽別人說我挪用公司資產時,我真的是生不如死。當時,我遺書都寫好了,預備從公司八樓跳下。
2005年12月,天仁集團總裁李瑞河特別高興,除了過七十一歲生日外,未來的接班人、二兒子李家麟終于完婚。
1990年天仁證券倒閉后,李家麟從美國趕回臺灣,陪李瑞河過年,是他當時最大的安慰。
家麟結婚,代表李瑞河正式揮別了十五年前的那場大挫敗。
1990年6月6日斷腸時,李瑞河正在東京帝國大飯店與同鄉歡聚,天仁證券倒閉消息傳到日本,李瑞河的心情就像從一百多層高的帝國飯店跌落地面。
從十七歲開始做生意,李瑞河一路順利,1990年時,天仁集團已涵蓋券商、建設、茶商、旅行社、文物公司,總資本額曾高達40億元,但是四十年的心血毀于一旦,虧損30億。而且,那一年他已經五十六歲了。
也因此,整整七天,李瑞河癱在家里,有時候他甚至會幻想這只是一場惡夢。
想跳樓,卻解決不了問題
雖然下定決心面對問題,但外面卻有人說,他挪用公款,把資產轉移到外國。對于一個愛面子的人來說,李瑞河說他真是「生不如死」。
7月中的某一天,李瑞河把遺書都寫好了,除了向家人道歉外,還表明希望家人把他火化后的骨灰,擺放到父親墓旁。
李瑞河曾經想從天仁大樓八樓跳下,但是又怕自己死不了,變成殘廢,反而造成家人更大的負擔。當時的心理,十五年后,李瑞河還記得很清楚,當時他是怕不死,而不是怕死,
如果當時是八十六樓,而不是八樓,我就一定跳了。」
只是想到中年才得到的么兒洛麟,年紀還小卻要失去父親,李瑞河十分舍不得。李瑞河告訴自己:如果我死了,只有我個人解脫,公司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他想,「回家吧!明天或許會有轉機。」
后來,由于過去的信用好,得到朋友資助,1993年,李瑞河才有機會到中國大陸發展,并且建立一個比臺灣天仁更大的茶葉王國。
不失敗,不會到大陸發展
2001年起,大陸天福茗茶的資本額8億6000萬新臺幣,超過天仁的8億3000萬。現在整個天福有五千多名員工,在福建的茶田、廠房面積四百多公頃。李瑞河笑說,他是不發一彈,就收復失土(四百公頃)、解救同胞(雇用五千名大陸員工)。
回想當年事業上的大挫敗,李瑞河說他是「花了30億,買了一張進入大陸的門票。」
如果不是天仁證券失敗,他可能就順勢去選商業的國大代表,最多當個國策顧問。至于大陸的事業,最多只是派幾個干部到大陸考察,試著開幾家茶行,經營不了,就收起來,絕對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生性好強的李瑞河,從小到大,不管念書、教書、賣茶、做股票,都是堅持要做第一。天仁證券事件后,他依然最愛唱「愛拚才會贏」,但卻第一次體會到歌詞中「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