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正當北京的幾家老字號為京城茶客現(xiàn)場炒制今年新綠茶時,本報專跑市場的記者“茶靈通”告訴我:馬連道金鼎龍茶城一家公司來了至尊綠雪芽。
綠雪芽?據(jù)有關史料介紹,綠雪芽在明代時是名茶,但清代以后就不再被人提及了,怎么會突然在北京出現(xiàn)呢?按照指定的線路,我與攝影記者匆匆趕到這家公司——福鼎天湖茶業(yè)有限公司北京公司,實際上也是綠雪芽的經銷店。
接待我們的是北京公司的女經理施麗君,她看上去不到40歲,兩只眼睛非常有神,笑容滿面,與我握手很用力。待我們坐定后,便令店員端來一笸籮樣品讓我們看。哦!細細長長的,翠綠帶白茸,勻整有光澤,煞是可愛。施經理告訴我們,這就是綠雪芽至尊,剛剛從福建空運過來。隨后,她親自為我們沏上一壺茶,伴著特有的清香,她滔滔不絕地拉開了話匣子。
名茶鄉(xiāng)養(yǎng)育愛茶人
做生意瀟灑談儒雅
施麗君是福建省福鼎市人,家鄉(xiāng)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山上有大片的茶園。她在茶香的熏陶下長大,非常愛茶。1982年考入福建農校,在茶葉評審專業(yè)學習。1984年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國企福鼎茶廠做評茶員,一氣兒干到1997年。13年的實踐,使她獲得了豐富的評茶經驗,練就了一身硬功夫。一天到晚與茶的品質打交道,評茶所參照的是國家標準樣,這標準樣深深地印入了她的腦海。1997年下半年,因企業(yè)不景氣而下崗的她,作為新企業(yè)天湖公司的銷售經理被派到北京開拓市場。
首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無論在歷史文化上、在產品流通上,還是在廣告宣傳上,都有著獨具的優(yōu)勢。加上交通運輸四通八達,作為銷售中心基地,輻射面會很寬廣。帶著對北京的美好憧憬和雄心勃勃的計劃,天湖北京公司在馬連道安了家。40平方米的店面、70平方米的倉庫,成了綠雪芽北京地區(qū)一級批發(fā)集散地。
來到北京后,一直在計劃經濟下國企工作的施麗君,沒有料到市場經濟下的競爭是這樣的激烈。她看到:市場經濟有利有弊,競爭一方面促進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又因管理跟不上造成了市場的無序,存在著質量價格混亂、品種等級名不副實的現(xiàn)象。面對現(xiàn)實,怎么辦?受過傳統(tǒng)教育又多年在國企工作的她,舍不得摒棄老祖宗留下的道德觀和規(guī)范化管理的模式,經與在福建的總公司經理林有希商量,他們打出了響亮的口號:做儒商!
做儒商,社會認同嗎?生意做得開嗎?也許一些不懂茶的人因為敢干可以暴發(fā),但真正懂茶的人卻要小心翼翼地去做,因為茶的利潤空間很小,純利不到13%。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想做儒商,是十分困難的。然而,施麗君說:“我們就想試一試看。有人說儒商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那就從我做起吧!我若不行,后人接上來試。我相信,孔夫子留下幾千年的思想瑰寶不會沒有用的?!?p>種植加工質量當先
批發(fā)零售誠信為本
怎樣做儒商呢?除了要按市場規(guī)律運作外,做茶如做人,要在保證茶品的質量基礎上以誠信的態(tài)度面對批發(fā)商和終極消費者,還要以我國深厚的茶文化底蘊為依托。
在業(yè)內,不少人都知道,施麗君與天湖公司的林總在事業(yè)上是志同道合的黃金搭檔,在生活上是互敬互愛的夫妻。雖然企業(yè)是自家的企業(yè),但國企出身的他們不愿走小農家庭作坊式的經營道路,而瞄準了現(xiàn)代企業(yè)的管理模式。認準了只有生產上規(guī)模,設備及工藝標準化規(guī)范化,才能保證茶的質量,把事業(yè)做好。
于是,林總在大后方的生產基地坐陣,嚴把質量關。2000畝無污染、無公害的高山茶園,采用福建茶科所培育的免耕密植法科學管理;以太姥山惟一一棵千年老茶樹為本,利用無性繁殖扦插栽培,保證了茶樹品種純正;占地15畝的在閩東最大的茶葉加工廠,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茶樹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品種的優(yōu)勢、加工工藝及設備的優(yōu)勢,加上80年代有經驗的老師傅和剛畢業(yè)的農業(yè)大學畢業(yè)生的合理使用,使茶葉的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而施麗君則在北京打天下。北京公司現(xiàn)有9名職工,主要從事日常的茶葉批發(fā)兼零售工作。除坐店經營外,他們還常常被派往總公司在其他省市的連鎖店進行技術指導和監(jiān)督檢查,看其經營理念和實際法是否與總公司有偏差,并給以相應的幫助。在經營中,施麗君不但在為客戶的服務上熱情周到,以誠信為座右銘,如實介紹茶產品的質量品質和等級價位,坦坦蕩蕩地做生意,而且從愛茶人的角度關心普通消費者。她耐心細致地告訴不會喝茶的消費者綠茶怎么喝、花茶怎么喝,引導他們科學地喝茶、健康地消費。
做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施麗君實在付出得太多了。一家三口,分居三地,連未成年的兒子也獨自一人在杭州上中學。在北京創(chuàng)業(yè)的這五年,她什么都要管,進貨要管,出貨要管,內部職工的工作、生活要管,對外事務應酬也要管。再加上與總公司聯(lián)絡、密切注視北京市場動向,一切一切,她真的太辛苦了。盡管如此,施麗君依然很樂觀,她說:“辛苦是辛苦了點兒,但真誠換來了回報,當客戶對我們認可稱贊我們時,我很開心。”重振歷史名茶品牌開拓健康消費市場
不過,最令施麗君開心的事情是:進軍北京兩年后,在北京市場發(fā)現(xiàn)了品牌的重要性,公司樹立了品牌意識,并在短時間內又挖掘我國茶文化歷史寶庫,恢復了綠雪芽名茶的本來面貌。
關于綠雪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堯帝時,太姥山下一農家女子,因避戰(zhàn)亂逃至山中,以種蘭為業(yè),樂善好施,人稱蘭姑。那年太姥山周圍流行麻疹,病魔奪去了一個又一個幼小的生命,蘭姑那顆善良的心被深深刺痛。一天夜里,受南極仙翁指點,蘭姑攀上鴻雪洞頂,在榛莽之中找到一株與眾不同的小茶樹。她遵照仙翁的囑咐,將茶樹上的綠葉采摘下來、曬干。然后把茶樹葉送到每個小村,告訴村民們怎樣泡茶給孩子們喝,最后終于戰(zhàn)勝了麻疹病魔。
綠雪芽的名字在何時出現(xiàn),尚無定論,但據(jù)說是幾個文人相聚給它起的:它細細長長,白茸茸,色翠綠。叫雀舌有其形而無其色,叫銀針又有其白而無其綠。一個文人提議叫綠雪芽,這名字既雅又與其品質相稱,形色都體現(xiàn)到位,大家一致贊同。從此,綠雪芽的名字就出現(xiàn)在民間。
據(jù)《中國名茶志》所考證,明代福鼎太姥綠雪芽就已是名茶了。清代周亮工《閩小記》中說:“太姥山古有綠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絕,而尤以鴻雪洞為最,產者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圣藥,運銷國外,價同金埒”?!皞髡f中的那棵仙茶樹不正與史料記載的是同一棵樹嗎?不正是我們茶園以其為母本扦插的那棵千年老茶樹嗎?只不過現(xiàn)在被叫做福鼎大白茶罷了,沉睡幾百年的名字應該蘇醒了!既然我們做了公司的主人,就不應讓它再沉默了,我們有責任讓它重新綻放光彩?!笔惥锌f千。
“對于無序競爭,我們不感興趣。我們看到我國入世后,將來的競爭就是靠品牌和質量的競爭,為什么不先行一步呢?我們應走打出品牌的道路?!辈痪煤?,綠雪芽商標在福建注冊成功,綠雪芽綠、紅、花、白、高山茶五大系列產品陸續(xù)推出?;ú琛鞍籽╋h香”獲2000年國際名茶金獎,綠茶獲“2002年首屆全國覺農杯”金獎。企業(yè)被授予“放心工程示范單位”牌匾,被福建省評為三A優(yōu)秀信用企業(yè)。
綠雪芽綠茶系列是有機茶,是無公害無污染產品,產品質量符合歐盟標準。其生長環(huán)境、加工方式、儲藏倉庫、運輸過程均遠離污染源和污染物。為了保證有機茶的品質安全,天湖公司出廠的有機茶均采用密封包裝,以防其經銷過程中被拼配或調換而損害原有的品質。
綠雪芽有機茶的出現(xiàn),引起了世人的關注。現(xiàn)在不少去茶藝館的喝茶人知道了這個品牌,專門找到位于馬連道的北京公司來購買。使館區(qū)的一些外國朋友的健康觀念非常強,也拿著有關資料沖著有機茶而來,其中有歐美的朋友,日、韓的更多,他們都對此茶滿感興趣。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老字號吳裕泰曾派人到天湖公司的生產基地視察過,對公司的生產能力和技術能力十分滿意。幾天前,上海、福建、廣州三家進出口公司的代表也去了基地,并直接在基地下了外貿訂單。
最后,施麗君高興地告訴記者,現(xiàn)在總公司正在培養(yǎng)1000畝有機茉莉花茶的生產基地,明年有機茉莉花茶就可以推出上市。福建茉莉花的香型幽雅,為老北京深深喜愛。屆時,將找回老北京的口味,為北京廣大消費者增添一份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