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淡而悠遠,即關乎人道,自有歷史有巡。若經過瘦瘦的幾髫飲茶視線,那么請隨我來唐朝!泱泱國度,在同一水平線上,南洋或者波斯開始思索如何經商的時候,唐人開始“吃茶”!
“吃茶”之祖先,有據可依的便是被尊為茶圣的陸羽----一個丑文人,寄人籬下,愛情夭折受創的男人,走上的一條尋茶,采茶,制茶,煮茶,飲茶的漫漫茶旅!
關于某些細節文書上記載太多,如羅列便生俗氣,但就陸羽的寄人籬下卻成全了一個茶圣的桂冠,幸或者不幸!據說他是個被拋至寺院的棄嬰,也就承襲了佛儒的一脈清香!當時的寺院有一種植物是用來吃的,并不是用來飲的,是的,這就是被后人稱之為茶的綠色植物!所以,陸羽生之不幸讓他早于其他平凡人接觸茶,走進茶,并潛心的研究茶!
據說因某些變故,他有流離到了親戚家,親戚家的姑娘長的很好,陸羽雖丑卻文才風流,對眼了,相愛了,變故了,分開了,離棄了,他又背井離鄉到了一個叫浙江德清的地方,此地一種似曾相似的植物令他靈感泉涌,因茶而想到了故鄉的姑娘,和她清澈的眼神,為了某種成全,文人,呵,高尚或者庸俗也全在于此了,他選擇了放棄,對愛情,對仕途!卻有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茶道!
淡而性雅者歸隱乃真君子也,古有陶潛,悠然南山,算是一種效仿,陸羽隱在德清一座小山腳下,結識了當時的柳公勸,嚴正卿等權貴和高者,只是他并沒有攀龍附鳳,達者來了,只是清茶幾縷,慰之勞頓。
于是經過幾番波折,唐朝為官的開始飲茶,但是,有喜的,也有不喜的,當然這不可以人格論之,否則以偏蓋全,便成形而上學,得罪馬克思,紅茶不干!只是多數飲茶者皆品性高潔乃有據可巡!
茶既然走進了官家,離民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于是咱陸羽也就開始顛簸,開始苦尋好茶之旅,至于翻過幾座山頭,走破幾雙鞋的事,即使有記載也是虛妄的,我可不信,寧可給個大概!據說去了云南,福建,最多的還是逗留在了浙江!
茶是有了,也都是當今名茶,于是開始潛心研究煮茶,飲茶之藝術便成了這丑文人的以后使命了,他沒有辜負期望,或許是自己的期望!
于是關于龍井茶水虎跑泉成了西湖雙絕,逗留浙江的陸羽功不可沒!手工的龍井炒法,算是一絕!鳳凰三點頭的泡煮法也成了茶小姐的一門學問!
茶者,文人之嗜,寧可食無肉,不可飲無茶,無肉使人瘦,無茶使人俗,人瘦尤可治,人俗不可醫也!同樣適合茶道!
中國人好東西,沒多久便飄揚過海,到了日本,而今人家搞的比咱有聲有色,紅茶無事也提個醒,國粹級的東西不能忘,不能丟,至于發揚,文人們應該首當其沖!